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快乐只能说安康?

2024-06-08     爱有机生活

我国有些传统节日是不能说节日快乐的,例如清明节、鬼节等等。这些节日之所以不能说快乐,是因为它们是祭祀已逝之人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当然不适合祝福快乐。很快就是端午节了,有的人认为端午节也不能说快乐,要说安康。那么,端午节可以祝节日快乐吗?端午是祝安康还是快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快乐只能说安康?

端午节不能说“快乐”的说法源于其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端午节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多重意义的节日,其中包含了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历史人物的元素,以及驱邪避疫的习俗。端午节最初被视为“恶月恶日”,人们通过喝雄黄酒、挂艾草、烧菖蒲等措施预防和消除不好的东西,因此“安康”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端午节也与夏季的疾病和疫病有关,人们认为这个时期容易引发疫病,人也常常觉得不舒服。因此,端午节的重点在于驱毒避疫,仿佛是一次中华药草的盛会,以美食、佩饰、装饰、香薰、沐浴等护佑家人安康,让我们迎来盛夏。因此,这个节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庆祝活动,还承载着对逝去先人的怀念和对未来安康的祈愿。

端午节的历史背景中,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人物的故事,使得这一天充满了悲壮和纪念的色彩。屈原投江、伍子胥被投入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江等传说,使得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欢乐的节日,而是一个需要缅怀和纪念的日子。

端午节还有驱邪避疫的传统习俗,如挂艾草、喝雄黄酒等,这些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安宁的祈愿,因此“安康”成为了更适合这个节日的祝福语。

近年来,每逢端午节,人们便习惯互道“安康”,因为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端午节纪念屈原是追思祭奠之日,说“快乐”有不敬之意。民俗专家指出,端午节的性质与纳吉、辟邪有关,在其他节日都在淡化辟邪的功能时,只有端午节仍保持着辟邪这一鲜明的主题。农历五月正处于春夏之交,也是流行病暴发的时候,因此人们会通过喝雄黄酒、挂艾草、烧菖蒲等措施预防和消除不好的东西。

综上所述,端午节说“安康”是因为这个节日的起源和传统意义与健康、平安相关联,人们在这个节日中通过各种活动祈求健康和平安。

端午节特殊风俗:

1、广东:放纸鸢、洗药浴

在广东过端午节,可要具备充足的体力,因为广东的端午节习俗众多,除了赛龙舟和吃粽子,还有插艾草、聚午宴、放纸鸢、洗药水澡、拜神祈福等等,节俗内容十分丰富。这是由于广东地区江河水网纵横,水上竞技活动丰富,而端午节这天正是夏季时令,全民一起参与活动,真是健身消暑两不误。

2、江苏:穿五毒衣,赴五毒宴

江苏的端午节习俗,跟“五毒”密不可分。每逢端午节,江苏人就会用五毒图、菖蒲、艾叶和钟馗像来进行节日装饰,还要在手臂上缠彩线,穿五毒衣,佩戴香包。最重要的是还会食用五毒宴。

3、河北:食水果糕、樱桃桑葚

在河北过端午节,实在是樱桃和桑葚爱好者的福音。因为端午节这天,河北的街头会随处可见市井小贩在兜售樱桃和桑葚。据老人讲是因为端午节吃了樱桃和桑葚,可以全年不误食苍蝇。还有炉食铺出售的“五毒饼”——印有毒虫花纹装饰的饼。

4、甘肃:互赠礼物,兴挂络子

甘肃的端午离不开“送礼”,无论是采摘玫瑰腌成饴糖送给邻里,还是向新婚夫妇赠送香扇、罗绮,都是甘肃过端午节的“必备节目”。不仅如此,在甘肃高邮地区,孩子们在端午节这天还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绳编成的络子里。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对“鸭蛋络子”就非常钟情,因为它既可以戴出去玩,又可以在饿了的时候随手敲开吃掉。

除了上述的这些,湖南、江西等地都有各自独特的端午节风俗,这沿袭千年的传统节日,在时间的更迭、文化的发展下,愈发地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51744678ccc61d4903fe20e67ead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