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一直被视为各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当然,除了因为是世界公认的顶级奖项之一,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丰厚的奖金。当然就诺贝尔本人来说,也没有想过他设置的这一个奖金会在今天有这样大的影响力。
关于此项研究没有拿到诺奖的原因,有诸多说法,其中颇有影响力的是:每次诺奖最多只能授予3人,但中国一下子报了 10几个,平衡了半天至少也得上4人,所以就没有得上奖。于是多少年来国人对 此“痛心疾首”。可能我们所了解的版本大多都是这个,但当时的条件下,中国的人工牛胰岛素真的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吗?
其次,从生理学的角度上来讲,牛胰岛素也不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或者蛋白。在它之前,介于牛胰岛素和催产素分子量大小之间的其它,多肽也已被合成出来;在它之后,分子量更大的多肽也陆续被人工合成出来了。最小的多肽催产素已被授予了诺奖,而分子量更大的记录还在不断革新,尤其是在此项成就上不断突破,而从整体上看来,当时中国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其实处于一种居中的地步,并没有什么巨大的革新,如果每次刷新都被授予诺贝尔奖,那可能这个奖项就会变得一文不值。如果按照刷新记录就被授予诺贝尔奖的话,那物理学领域每次发现新的元素,是不是也要颁一次奖。因而这才是中国的牛胰岛素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根本原因。
虽然说目前中国各方面的科学技术正不断取得突破,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国始终未能在物理学奖、化学奖等方面有所建树,但这并不代表我国在这方面的落后,我们正在用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世界折服,感叹于中国的创造力。
希望未来的中国能够真正影响于世界,在科学技术领域有更多突出的成就,也不再受制于人,真正展现自己的科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