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犯错了
一个让我很后悔的错误
这一犯,伤害了我的孩子
我这一句话至少影响她20年,甚至更长...
读完这个故事,想成为好父母的你也会遇到过同样的麻烦
今天早上,有个曾经在粉丝见面会上认识的条友,哭着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忙诊断一下她的一句话对孩子的伤害
“老师,我很爱我的女儿,确信自己是个好妈妈,怎么就不能在关键时刻放下面子,维护自己孩子的尊严呢?”
她女儿悦悦今年3岁,在超市拿了果冻被指责为小偷,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了很多人围观,抓紧结账,匆匆离开了
我见过她女儿一次,真的很懂事、听话,很有礼貌!她全职在家,的确把孩子照顾和教育的也不错。
但她很明显没搞清楚一件事:
在教育孩子上,好妈妈的标椎是什么?遇到他人侮辱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做?
超友情提醒:
“你以为的好妈妈只是你以为的!”
她前几天带孩子去超市里大购物,刚一进到超市就遇到了之前十几年没见的老同学,一阵寒暄之后便一起逛超市购物。最后到收银台结完账,出超市的时候,安检门响了起来。
服务员赶紧问悦悦妈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没付钱,悦悦妈把袋子翻了一个遍,也没找到有啥东西漏付钱。
服务员眼尖,一下子看到悦悦鼓鼓囊囊的裤子口袋里面装了几个小果冻。服务员立马气急败坏地对着悦悦说:“小小年纪不学好,就学人家偷东西!”
她一听紧张的要命,抓紧把果冻钱付了,领着孩子匆匆离开。她以为,孩子才3岁,听不懂!
然而,孩子嚎啕大哭,整整哭了1个小时40分钟,之后4天了,直到今天,悦悦不怎么说话,只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抱着自己那只掉了扣子的小猪佩奇...
那天,正巧我刚为维护我儿子的尊严和遛狗的邻居唇枪舌战了一番...
作为妈妈,该选择的不是面子,而是孩子的尊严!
如果李玫瑾教授遇到这样的情况,她也会选择保护孩子那幺小那幺小的心灵
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也就不照顾你的感受了
相信很多家长如果遇到悦悦拿小果冻这样的情况,首先肯定会大吼孩子:“你这个熊孩子怎么能拿别人的东西!你不知道拿东西要付款吗?”
遇到此类事件,好父母的标准:
- 基本标椎:维护孩子尊严利益
- 中级标准:告诉孩子正确做法
- 终极标准:强化孩子物权意识
基本标准的父母会怎样做?
“和他一条心”
其实孩子本来就处于惊慌失措的状况,明知道自己不对,心里正忐忑不已,又受到妈妈的呵斥,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会造成多大的打击!
拜托,妈妈们,孩子是你亲生的,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是不是应当先关心孩子的情绪,再顾及别人异样的眼光呢?
要相信:接纳孩子的情绪,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
很多妈妈已经把这点发挥到淋漓尽致了
- 一个好妈妈,和孩子永远都要一致对外
- 一个好爸爸,永远都要活成孩子的偶像
能做到这点的爸妈,能控制情绪的爸妈,都是混迹在心理战术的资深高手,比任何人都了解孩子的心理!
如果一次你不维护他的尊严,在外人面前丢脸,他马上就会把心门锁的死死的,心理话你再也别想听到,你想了解孩子,只能偷看日记了!
这个事情我在下午的沙龙分享,真的有家长比悦悦妈还激动
有妈妈会说:“孩子才三岁,就指责说我孩子是‘小偷’,是不是太过分了!”
一位60岁左右的阿姨说:“这个收银员,肯定没有孩子?有孩子的肯定说不出你这恶毒的话来!”
中级标准的妈妈会怎么做?
“事后教方法”
这是多么好教育孩子的时机啊,还能进一步走进孩子的小内心。
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爸妈一定要注意通过实践解决问题,让孩子真正学会应对才是我们作为父母应当教育孩子的内容。
像悦悦在超市里拿小果冻的情况,作为父母,我们就应当告诉孩子:
“小果冻妈妈可以买给你,但是一定要在收银台结账后才真正属于你哦!如果自己直接装在口袋里拿走就是不对的。”
终极标准的父母会怎样做?
“强化孩子物权意识”
孩子在三岁的时候,对于金钱没有非常明确的认知。所以他们并不知道东西是需要付钱才能属于自己,就像孩子刚生下来不会叫“妈妈”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要慢慢地教给孩子。自己的东西要自己管理好,但是也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样是不对的做法。
这就对爸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沉住气、压住火,平和的对待不太懂事的孩子和外界的强刺激!
再次友情强刺激提示: 遇到因为孩子小被指责、被侮辱的时候
- 维护孩子尊严利益:放下面子和他一条心
- 告诉孩子正确做法:把握准时机事后总结
- 强化孩子物权意识:加强划分自己和别人
一年前,我也和悦悦妈妈一样,面子高于一切,嫌麻烦、怕丢人。不仅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还让孩子内心畏惧。因为,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以上三步,最多只做了第一步!
说到这,
估计依然很多爸妈像我以前一样,只走了第一步!
太可惜了!
离走近孩子内心,就差两步之遥!
我是儿童公益教育的传播者,通过实践活动。
培养孩子好习惯,关注【我】,有爱的孩子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