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的凤凰不如鸡,从皇族到平民的心理落差足以让很多人崩溃!”,纵观历史几千年风云,有一个群体,他们曾经是天下最尊贵的“主人”,然而王朝的灭亡却也让这个群体一下子跌落到“黑暗的深渊”之中。
清朝退出历史舞台多少有点“和平演变”的意思,因此清朝的“皇子皇孙”们并没有迎来腥风血雨的结局。
然而从云端之上的皇族一下子成为没有任何特权的平民,大多数皇族子弟内心深处的“悲凉情绪”是可想而知的。
作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三妹,这位曾经的“公主”也曾享受过“高人无数等”的皇族生活,然而随着清朝皇族被赶出皇宫,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
连溥仪也得接受“人民的改造”,溥仪的三妹自然“结局不会太好”。晚年,这位曾经的最美格格也只能靠几间祖上留下的小房子租金过日子,甚至一度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去摆地摊卖香烟。
她叫爱新觉罗·韫颖。她出身的时候,正好是清朝灭亡的第二年。按照正常王朝灭亡的“善后处理常规操作”来看,这位三公主的下场估计很凄惨,甚至大概率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民国一份对于清朝皇室安置通知书,让韫颖一下子就享受到了十一年惬意的“格格生活”。
通过遗留下来的老照片可以看到,韫颖的颜值气质的确是不错的,怪不得清朝遗老遗少们会将她称之为最美格格。
虽然1924年他和哥哥溥仪被迫离开北京,但是对于清朝皇室问题,民国并没有解决得足够彻底,
根据不少历史学者的说法,在溥仪被迫“隐居”天津的时候,溥仪这个末代皇帝的隐藏实力仍然不可小觑,就“皇室存款”来说,仍然非常可观。
哪怕溥仪和韫颖他们已经成为“一介草民”,但因为溥仪他们在清朝遗老遗少之中强大的影响力,以及足够雄厚的财富,因此,在天津,溥仪他们仍然过着极其滋润的生活。
对于韫颖来说,她的生活标准仍然按照“顶级白富美”地安排着。从溥仪和韫颖一张张“老照片”也可以看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仍然非常高端和精致。
如果说溥仪他能够这样安分守己地做一个“富家翁”,也许,他的命运就不会走到后来那一步。
但权力的欲望,对于复国的痴心妄想,让溥仪最终踏入了背叛民族的深渊。有人说,溥仪成为日军的傀儡,这是被迫的。
事实上,仔细分析一下,如果溥仪真的下定决心不踏出背叛的一步,那么以日军当时的实力,如果溥仪真的寻求民国的帮助,日军在溥仪身上的阴谋根本不可能实现。
归根结底,溥仪个人对权力的不甘心,对于皇帝这个身份的执念,同样是他个人前半生灰暗命运的重要原因。
从溥仪将自己和日军绑在一根罪恶绳子上的时候,这已经意味着韫颖等“皇室成员”的命运轨迹也会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从历史的必然规律来看,命运之轮绝对不会“给她们好脸色”。
对于韫颖这个亲妹妹,溥仪当然是非常疼爱的,在物质上,溥仪仍然按照格格的标准去进行,在妹妹最大的婚姻项目上,溥仪也是极其用心去“选驸马”。
最后皇后的弟弟郭布罗·润麒成功地脱颖而出。润麒也算是清朝遗老遗少中少有的几个干才,人也长得英俊精神,对于这个丈夫,韫颖也是满意的。1931年结婚以后,两人的夫妻生活也颇为恩爱。
但因为日军的阴谋,以及溥仪自身的“复国梦”,韫颖夫妇的命运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权力面前,谁都可以牺牲。
一句以国家大业为重,润麟被迫去日本留学,日军试图通过一系列思想渗透等手段,来影响溥仪团队的中高层。
事实上,对于溥仪麾下“文武大臣”们的渗透,日军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润麟作为溥仪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和“皇亲国戚”,那更是日军重点思想渗透的对象,另外一方面,这也有种变相人质的意思。
“异地恋”对于刚刚新婚燕尔的韫颖来说,这是痛苦的,于是她也跟着去了日本。在日本,日军通过各种手段对韫颖夫妇进行“思想渗透”。
对于韫颖,他们大手笔的由日本皇室出面亲自接见,并各种好处狂送,并利用舆论力量让韫颖不得不亲近日军。
对于润麟,他们则送他去军校,试图通过军校里的武士道精神去影响他,事实上,为什么不少民国将领都表现出“亲日”,这和他们曾经在日本军校留学是密不可分的。
而韫颖夫妇深深知道日军的不怀好意,甚至他们在日本始终处于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之中,他们明白,对于狼子野心的日军来说,只要他们表现出一丝丝的“反抗”,也许等待他们的就是“神秘失踪”的结局。1933年,夫妇俩终于回国。
从1933年到抗日战争结束,韫颖虽然是溥仪的亲妹妹,但她却知晓什么是民族,什么是爱国,也许她的心中也向往曾经美好的格格生活,但是她更明白,这绝对不是以出卖国家利益,做民族罪人的代价换来的。
她没有和身败名裂的那个做叛徒的“宗室格格”一样,做出背叛国家,残害同胞的事情,在十几年的“日军阴影之下”,她低调生活,尽量避开日军不怀好意的目光。
战争结束以后,她和很多清朝遗老遗少一起逃亡,但不幸的是,润麟被苏联人俘虏了。一对相爱的恋人再次因为战争分开了。
丈夫被关押,“皇室成员”犹如丧家之犬,曾经的依靠溥仪也被苏联送入监狱。可以说,此时此刻的韫颖真的是落地的凤凰连平民都不如。长年养尊处优的生活让她一下子很难适应困苦的日子。
为了养活三个孩子,也因为心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家的信念,韫颖开始放下曾经“格格的自尊”,开始摆地摊卖香烟,靠这点微薄收入很难维持她一家人的生活,后来父亲载沣去世了,她终于可以靠几间小房子收租金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后,几年生活的捶打,终于让她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新身份,她开始放下曾经“皇室身份”执念,心理上的自我和解,让她开始拥抱美好的新中国。
拥有学识和眼界的她开始主动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几年以后,在祖国努力和沟通下,韫颖的丈夫也回到了她的身边。
从一个“千金大小姐”到晚年靠收房租摆地摊的“落魄大妈”,韫颖的一生堪称曲折无比。人的命运有时候就是如此,清朝的灭亡必将导致皇室成员们的命运发生急剧的变化。
面对命运的“捶打”,自怨自艾只会让命运对你越来越苛责,只有坦然地面对和“握手和好”,才是一种智慧。韫颖晚年终于从内心深处,把自己当成新中国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