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我国儿女用血泪抒写的宏伟诗篇,在八年抗战的时间之中,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身体以及鲜血,凝聚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回顾往日,惨烈的日子仍然历历在目,1937年,无耻的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之变,对此,一场侵略性的战争也就拉开了序幕,几万万同胞,也陷入了这场历史浩劫之中。
国难当头,男儿必须献出自己的壮志热血,寸性奇便是奔赴战场为国捐躯的英雄之一。寸性奇生于云南腾冲,从小聪颖好学、勤奋刻苦。从腾冲高等学堂毕业之后,为求报国的他,便投笔从戎,考入了云南讲武堂。受到当时新兴文化思想的影响,加上学习到的一些军事理论以及知识,寸性奇很快就投身于革命事业,加入了国军抗击日军。久战沙场,短短几年的时间,寸性奇将军就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少将。
抗战爆发之后,寸性奇将军奉命镇守中条山。由于知识学习丰富,寸性奇将军治军极其严整,加上他足智多谋,善于利用地形优势,前后几次打败了前来攻击的侵华日军。曾有过大战九天九夜的记录,击毙了多名侵华日军将领。远在重庆的蒋介石也是当众发来嘉奖,并授予他“战神”的称号。
他的第三十四旅,被日军称为“钉子”,无论日军怎样进行攻击、怎样进行狂轰乱炸,寸性奇与他的军队顽强如铁,牢牢地钉在中条山上。为了拔掉这颗顽固的钉子,日军秘密集合了十万精锐,企图一举拿下第三十四旅镇守的中条山。由于人数以及装备的差距,再加上当时夏天大雨滂沱,国军严重缺乏机动性,只能被围困在中条山上。在被包围的道路上,日军采取步步蚕食的套路,仰仗火力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寸性奇与他的军队依然坚守在阵地上。5月11日晚,寸性奇部队弹药已光,在这种必死的情况下,寸性奇与士兵一起,前去与日军进行白刃战。谁知日军根本不管中国部队的死活,仍然是炮弹轰击、子弹扫射,在这种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寸性奇先是胸部中弹,随后右腿也被炸断,丧失了行动能力。为了不被日军俘虏,在枪声炮火之中,寸性奇将军拔出了自己的佩剑,自尽而亡。
当他战死的消息传到云南腾冲之时,88岁的老父亲对自己儿子的行为极为鼓舞,并为之欢呼,大喊;“好,好,好!”三声。在老人看来,能够为国家的危亡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他还表示要不是自己年老、体弱不堪,自己也想要上战场,以死报效国家。由于自己儿子先去,老人也采取了绝食自尽的方法离去,其实中华民族只有像寸性奇这样的将军,才能延绵五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