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皋之战,宗颜宗弼误以为连“大柿子”张俊都能打硬仗,同意和议

2022-05-31   枫叶谈古今

原标题:柘皋之战,宗颜宗弼误以为连“大柿子”张俊都能打硬仗,同意和议

张俊到达长江南岸便停下来了,打死不肯再进半步。

他的意思是沿江死守。

王德看不过眼了,劝道:“淮水是长江之蔽,弃淮不守,是亡唇寒齿之举。敌人远道而来,饷粮供给肯定跟不上,我们如果对他们实施猛击,则可以夺气;惹稍有迟疑,等敌人安定下来后,不但淮水我们不可得,长江也难守了。”

“这……”张俊犹豫不决。

“先得和州者胜。”王德“霍”地站了起来,不容置辩地说:“不要再想了,让我们父子先渡过长江,等拿下了和州,宣抚马上北渡。”

二月四日,王德与儿子率军从采石(位于长江南岸、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渡江,出发前,他站上船头,大声激励将士道:“明旦,当会食历阳。”

当日傍晚,一举拔下和州,次日再下昭关,一路望江淮名邑柘皋追杀而来。

二月七日,杨沂中也率军进入了淮西。

至此,刘锜、王德、杨沂中三路大军胜利会师。

面临宋军三支主力,金军开始后撤。

二月十七日,金军撤到巢县以北,突然天下大雨,军队日行甚缓,过了柘皋镇的石梁河后,实在无力再行,又看见河流湍暴,于是金人将河上的尉子桥拆毁,然而在河对岸扎下营寨休息。

然而,让金人万没料到的是,到了晚上,除了刘、王、杨三军外,张俊的另外几支部队分别由田师中、张子盖等人带领,也陆续开到了柘皋,其中还有一个猛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曾经在濮城夜袭金营,差点斩杀金国大哥级人物完颜宗翰的宋军猛将姚端!

刘锜、王德、杨沂中、姚端,这几个已经是不可易的主,而张俊的儿子张子盖也是勇冠三军的人物,他们合兵一处,可谓风云际会、群英荟萃。

当晚,他们指挥乘黑架设了十几座简易木桥,悄悄渡过了石梁河,列好阵势,第二天早上,一拥而上,给完颜宗弼好好地上了一课。

其实,柘皋大战,宋方主帅张俊并未参与其中,但宗颜宗弼误以为张俊已经参与了,他非常吃惊。

他觉得,连“大柿子”张俊都能打硬仗了,要灭亡南宋的确是有难度。

于是,服了,爽快地接受了来自南宋方面的求和。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宋金签订了第二份和约书,史称“绍兴第二次和议”。

这次的和议合同比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那一次更加难看,其内容有:

南宋方面:

一、南宋向金国称臣;

二、南宋每年向金国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三、南宋与金国东自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割唐、邓二州,以及商、秦二州的一半给金国;

金国方面:

放回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归还宋徽宗赵佶和郑皇后的梓棺。

面对这样一份不堪入目的合同书,赵构毫不犹豫地签订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赵构担心和金国的战争稍有差池就会殃及自己生命,另一方面更担心的是随着抗金战争的深化,本朝武将的权力不断膨胀,如果不想法停战,武将权力一旦尾大不掉,就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赵构甚至认为来自国内的武将的威胁比来自金人的威胁更严重,“所至驱掳,甚于外患”。

王夫之在《宋论》中称:“高宗之为计也,以解兵权而急于和;而桧之为计也,则以欲坚和议而必解诸将之兵;交相用而曲相成。”收回兵权与向金媾和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成功媾和,才能收回诸将兵权,反过来,只有收回诸将兵权,才能确保议和的顺利进行。

而赵构和秦桧的议和的收兵权的行动中,张俊充当了一个极其丑恶的角色。

他非常配合地上缴出自己的兵权。

为了争先进,他主动给赵构上了一道奏章:“臣已到院治事,现管军马,伏望归属御前使唤。”

上一次王庶要收他的兵权,他的抵触情绪异常强烈,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在短短一年内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

原来,他经不过秦桧的拉拢,已经和秦桧走到了一起,“时俊与秦桧意合”,两人好得象连体婴儿一样,同穿一条被子还嫌肥。

收兵权行动前夕,秦桧哄他,说:“尽罢诸大将,悉以兵权归汝”,表示解除了岳飞和韩世忠的兵权就把全国的军队都拨归他掌管。

在对金态度上,他们一文一武,一唱一和,大肆鼓吹和议的种种好处。

张俊虽以奸滑著称,但在超级大奸臣的秦桧面前,就只是小儿科水平了。被秦桧三迷五道,弄得晕晕乎乎的,信以为真,“力助其谋”。

有赵构这样的奸帝作为主持人,又有秦桧这样的奸相相辅导,更有张俊这样的奸将在鞍前马后跑腿,收兵行动进行得很顺利。但秦桧忌惮韩、岳两军的军队还原封不动地驻守在防区上,而以韩、岳这两个人在军队中的影响,这两支军队随时会被他们策反。于是,让张俊全面负责肢解这两支军队。

于是,张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破坏、整人才能。

尤其在处理岳飞一军时,凶狠残暴,丧尽天良,不但将岳家军彻底整垮,而且私设刑堂,“亲行鞫炼”,对岳飞的部将进行严刑拷打,意欲诬告岳飞谋反。

虽说杀害岳飞是赵构急于促成媾和向金人做出的表现,同时也是为了震慑武人,拿军区大将开刀的结果。但张俊无疑在其中充当了一个极其无耻的角色。

臣飞死,

臣俊喜,

臣浚无言世忠靡。

臣桧夜报四太子,

臣构称臣自此始。

岳飞一死,赵构和秦桧终于得偿如愿地和金人签订了停战和约,而且,在血淋淋的刀锋下,所有的武将都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警示和震慑,只能匍匐 “效媚以自全”。

向以武勇闻名的韩世忠也只能低着头,夹紧尾巴做人,“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游西湖以自乐,平时将佐罕得见其面”。

而张俊、秦桧之流,则过着幸福的腐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