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时,敌军为何只撤去木板而不炸桥?杨成武含泪道出真相

2023-11-22     千年史馆

原标题:飞夺泸定桥时,敌军为何只撤去木板而不炸桥?杨成武含泪道出真相

回望历史,新中国的成立距离今日已经整整72年了,不禁感叹这番似水流年,时过境迁。而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共在当时可谓是经历了长征的苦,才有了如今的全新局面。

在长征途中的千般万难可能大家都略知一二。但其中的很多故事的小细节,想必有很多人都没有深知。例如在红军士兵飞夺泸定桥时期,在被国民党军队频频阻拦下,红军士兵还是争夺下了泸定桥。

而敌军在红军士兵渡桥之时,为何只是单单拆除桥上的木板,而不是炸毁整个桥身呢?这个问题直到多年后由杨成武将军道出了其中原由。

泸定桥的由来

泸定桥是连接康藏和四川的一座大桥,两地之间相隔了一条大渡河。由于大渡河水性湍急,船只在河上难以驾驭方向。于是在清朝康熙在位期间,为了能够更好地巩固汉、藏两族之间方便交流,修建了此桥。

其实在清朝当时,湍急的大渡河不仅让渡河的船只非常困难,在两岸架山索转渡也是极少部分人敢用的渡河方式,如此一来,由于大渡河的存在,限制了朝政中央的管理统治。

而康熙皇帝早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自己的统领下,清朝大军大败西藏准噶尔军队。康熙皇帝为了对西藏有更便利的管理掌控,于是下令决定在大渡河上修建一座桥以便实现中央的统治。

在桥梁的建筑期间,可谓是困难重重,前面说到大渡河的河水湍急,而搭建桥梁必须占据桥的两岸,为了桥梁的成功构建,清朝当时损失了许多人力物力。在桥梁建筑完成之后,都会为桥梁取名。

而在清朝年间,大渡河还没有被称作大渡河,那时候的大渡河名为“沫水”,而康熙皇帝将“沫水”误以为是“泸水”。再加之此时康熙皇帝刚刚平定了西藏准噶尔军队的动乱,于是取了“定”这个字。就这样“泸定桥”便由此而来。

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的构建期间让清朝的人们犯了难,可之后构建完成却又让长征的红军士兵们皱了眉。在1935年的5月,红军长征的路途被大渡河阻断,想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渡过大渡河。

而此时国民党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红军到来之前就把大渡河上的船只军舰通通转移到了别处。而相对于泸定桥,红军更愿意船只渡河而过,可当时红军发动所有的人力也才找到几艘船只。

要知道当时红军队伍有过万的庞大人数,仅凭这几艘船只渡河,恐怕需要数月时间。而留给红军的时间并没有这么多,那只有把办法转向泸定桥。泸定桥在当时是被国民党掌控着,红军士兵再三决议,决定去夺取泸定桥。

泸定桥本身就因为险境难以渡过,这时又因为国民党派了增援加大对泸定桥的把守,这让这次渡桥行动更加困难了。而在当时政委杨成武的带领下,在黑夜之中红军战士们举起火把在桥上摸索前行。

可突然,杨成武发现旁边桥上也有一簇火把明亮,定睛一看才发现,那些就是国民党派来的增援。杨成武告诉战士们不要慌张不要乱了阵脚。在黑夜之中,敌方也是只能看见红军的火把,于是便询问到:“对岸的军队是哪个部分的?”

因为当时的国民党大多都有四川口音,于是杨成武随即让一名四川士兵回答到:“哪个部队不都是为了那座桥?”国民党援军听到了熟悉的四川方言,立马打消了疑虑,并且加速前行。

直到次日凌晨时分,这支由杨成武带领的红军士兵成功抵达泸定桥西岸并且消灭了国民党在西岸的驻守军。而对于东岸的国民党军队,他们事先将桥上的木板拆除,让红军战士们不能过桥。

而红军战士们决定用木板铺桥冲锋,在长达两小时的激烈战斗中,国民党终究不敌红军战士,历经艰险后红军战士夺回了泸定桥的主动权。

随后泸定桥的夺取让众多红军元帅也顺利北上,在夺取后的第三天,毛主席也从泸定桥上渡过了大渡河,如此一来,奠定了红军在长征途中胜利的基础,也粉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队想要击垮红军的企图。

回忆泸定桥

多年之后,红军长征的胜利,全国人民的欢呼。而在当时就有人疑问,为什么在泸定桥那场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为什么不选择直接炸桥而且拆除桥上的木板?

杨成武在多年之后回忆卢沟桥中道出了其中的三点原由。其一,国民党军队没有意识到红军会有如此的勇气胆魄。

因为想要渡过没有木板的泸定桥,那就是自寻死路,一不小心掉入河中不说,还有在东岸国民党军队的军火阻扰。但红军战士不惧这些,才用木板边冲锋边铺桥,最终战胜桥东岸国民党军队。

其二,国民党意识到泸定桥对自己也有用处。蒋介石也意识到了泸定桥在大渡河之上的重要性,如果炸毁虽然是阻止了红军,但也断绝了自己国民党的路途,可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此一来,炸桥这一决策是不可取的。

其三,泸定桥的建桥成本太高。在清朝康熙年间,为了建筑此桥耗费了许多人力财力,加之大渡河的凶险环境,要想在炸毁桥身后重建此桥,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反倒炸毁泸定桥而没有重建,会给国民党留下骂名,于是才决定只拆除桥上的木板而不选择炸桥。

小结:

红军士兵们飞夺泸定桥一直都是历史上长征中的一段佳话,也算是中国历史性的一个奇迹,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红军依然能够战胜国民党夺回了泸定桥。

而这些正是红军长征中英勇无畏的精神,也正是因为这些精神的传承,才让如今我国军队如此强大。这些精神并不是在士兵军队中,也应该发扬在生活中,留存在每一位中国老百姓的心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f9f273acbee9e558302088459486d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