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热衷于屠城,却不杀这3种人,这才是最让敌人害怕的

2024-08-11     千年史馆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这个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天下宽广,河水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去扩大营盘,征服邦国。”

成吉思汗就是一个这样的征服者,征服让他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他认为心胸有多宽广,战马就能驰骋多远,

他想要将天下有青草覆盖的地方,都变成自己的牧马之地。

他穷极一生只为征服,

不仅征服了蒙古,还踏足了欧洲,

但是成吉思汗征战的手段,令人胆寒,其中他的屠城之举,直到现在都还会让人觉得恐惧。

不过即便是铁腕手段的一代天骄,

也有3种人是不会下狠手屠杀的。

而这一举动,却让敌人十分害怕。

弱肉强食的童年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他小的时候,并不凶残,反而有一些软弱和胆怯,但是在9岁之后,

他明白了胆怯和软弱,毫无用处。

9岁时铁木真的父亲,去给他定亲,但是回家的途中,

遭到其他部落的暗算,被仇人用一杯毒酒害了性命,铁木真从此没有了依靠,

而本来强大的乞颜部落,也就此衰退。

草原上的部落,一直资源稀缺,无法耕种,所以只能游牧为生,草场稀少,生存环境恶劣,争夺资源是草原各部落的习惯,

因此在草原强者为尊

没有了父亲,铁木真他们成为孤儿寡母,

没有战斗力,因此无法带来利益

,统治能力也慢慢下降,泰赤乌部落接替了部落统领的位置。

铁木真非常精通剑术,并且勤奋好学,是一个有谋略的孩子,

在部落中也常常出谋划策,很受重视,有统治之才,

但是因为权利的争夺,铁木真一家常常遭受泰赤乌人的排挤。

泰赤乌人害怕铁木真崛起,害怕权利被夺走,

于是故意不让铁木真一家祭祖之后,每户分食时,也不分给铁木真一家。

不能参与祭祖,

意味着将要被逐出部落,

母亲诃额仑,为了维护家族的尊严,为了在部落生存下去,只能转守为攻,质问部落的当家人,泰赤乌人。

但是没有了当家男人,

诃额仑即便强势,也没有抗衡的资本,

在争吵之后,乞颜部落的当家人,直接拔营而起,带走了大部分物资,丢弃了失势的铁木真一家。

没能斩草除根,泰赤乌人害怕被铁木真报复,

想要置铁木真一家于死地。

他们偷袭铁木真的营地,想要抓住铁木真,为了其他姊妹的安全,铁木真独自吸引泰赤乌人的视线,最后被抓住。

幸好也速该的旧部听闻消息,将铁木真救了出来,

诃额仑经过这次事情之后,只能带着孩子们躲避。

经历巨大变故的铁木真,

明白了弱肉强食的道理,有能力才不会被欺负,

所以变得格外的凶狠。

在一次捕鱼之时,因为弟弟抢了他的鱼,

铁木真差点杀了自己的胞弟。

诃额仑严厉地教训了铁木真,铁木真才没有走上歧途,成为一个穷凶极恶之徒,但是他也保留了狠辣的性子,只是为了变强,为了为父报仇,

铁木真选择了隐藏自己

铁木真在羽翼未丰之时,一直蛰伏,慢慢发展,

生活也有了起色,养了一些马匹,提升自己的战力,可是却被盗马贼盯上了。

在争斗过程中,铁木真险些丧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铁木真赢回了马匹,也迎回了一位追随者。

居无定所四处征战

铁木真通过联系自己父亲的旧部,笼络父亲的安答,

重新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势力,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引来了一些部落的臣服,形成了新的联盟。

因为人口快速增长,

铁木真需要更多的草场,

而泰赤乌人、杀害也速该的塔塔木人,不愿意铁木真强大起来,铁木真也想手刃仇人,双方开始了激战。

铁木真再次获得了胜利,同时也获得了更多人的征服,但是铁木真的征服欲并没有减弱,反而愈加强烈,

在多年征战后终于统一了蒙古,尊号成吉思汗。

战斗是游牧民族的常态,是掠夺资源的方式,强者为尊,因此统一蒙古后,

成吉思汗的好战因子并没有得到平息。

他开始夺取草原外的资源,想要一统天下

,他北上伐夏,南下征金,西攻西辽,征西欧,连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在亲征西夏。

不杀三种人

成吉思汗的征战,往往是“王钺一挥,伏尸百万”,

因为成吉思汗会屠城。为什么成吉思汗要用这样残忍的手段呢?

成吉思汗骁勇善战,

他善于掠夺,却不善经营和管理,

得到资源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抢夺,

屠城就方便了他们抢夺,

在抢夺中获取好处也激励了战士,让他们愿意追随。

同时因为成吉思汗年少的经历,他明白复仇的可怕,

屠城就可以减少被报复的可能性,

还可以震慑敌人,让敌人不敢轻易进犯。

虽然成吉思汗嗜血成性,但是有三种人,成吉思汗不会杀,

但就是因为不杀,成吉思汗越令人害怕。

他不杀没有车轮高的孩子,

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没有记忆,不会产生报复的心理,危险性小,并且可以培养这些孩子忠实于蒙古。

除此之外,不杀孩子,

也是不想将掠夺的地盘,变成无主之物,

小孩子可以帮助成吉思汗更长时间的占有地盘。

成吉思汗还不会杀一些敌人的逃兵,因为逃兵贪生怕死,对成吉思汗来说也没有威胁力,而且,这些逃兵可以帮助传播成吉思汗部队的凶名,

震慑潜在的敌人,扰乱对方的军心。

因此只要主动投降的城,成吉思汗都不会屠城,

成吉思汗也凭借这一点,更快地征服了很多地方。

第三种成吉思汗不会杀的人,就是能工巧匠,游牧民族的手工业不发达,

这些工匠可以为成吉思汗提供便利。

更何况成吉思汗一生征战,对兵器的需求很大,而蒙古军队打仗的兵器,比较落后,

有了制造兵器的工匠,就可以弥补军队的不足,

因此成吉思汗不杀工匠。

结语

这3种人在嗜杀的成吉思汗手下,得以留下一条性命,

但成吉思汗的对手并没有因此而觉得庆幸,反而十分害怕。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成吉思汗的“刀下留人”,其实也是他的一种常胜兵法。

成吉思汗,他的征战之路充满着传奇色彩,

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缔造了不败的神话。

但是同时,他强烈的征服欲,

也使他成为了残暴的代名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ea23acabd08a029b602931fb155d0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