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米”瞄准百亿身价!京山桥米走出新“稻”路

2022-06-07     垄上行

原标题:“一袋米”瞄准百亿身价!京山桥米走出新“稻”路

在6月2号举行的湖北优质稻米、菜籽油产业链品牌推介暨院士专家“515”科技服务农业产业链推进会上,京山桥米等13个荆楚粮油地方区域公用品牌矩阵亮相,熠熠生辉。在京山桥米品牌闪耀舞台的背后,当地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品牌创新打造之路?

眼前这片正在移栽秧苗的田块,是京山市孙桥镇梭罗河村牟师傅今年新流转的土地。这几年,通过和当地粮食龙头企业国宝桥米合作,牟师傅尝到了种植桥米的“甜头”,便开始逐年增加种植面积。

荆门市京山市孙桥镇梭罗河村 种植户 牟福龙:今年增加到87亩 ,2020年第一次收购价是1.55元,2021年一月份又给我们第二次结算每斤补了两毛,补了接近2万块钱。

国宝桥米公司推出的这种种稻“二次结算”模式,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种粮积极性,还让大伙腰包更鼓。

农户愿意种,又如何确保种得好?在合作的过程中,国宝桥米通过统一订单合同、种植技术、农药化肥、种子供应、质量收购等方式,确保原粮品种统一,品质稳定。

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韩志刚:京山桥米是单季种植,对我们公司来讲是一次收购全年使用,采取订单和二次结算的模式以后,对我们的优质良源就有了足够的保证。

京山处于丘陵地带,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山间泉水丰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造就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京山桥米独特的口感与品质,同时,当地粮食加工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提升桥米的质量。

有了好原粮,企业也在不断更新现代化加工新设备新技术,把一颗颗米白质重的桥米变成市场俏销的好商品。在国宝桥米的新产业园生产基地,这套集稻谷收购、烘干、仓储、加工于一体的配套设备,全部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极大提高了出米率。

为不断擦亮京山桥米区域公用品牌,全产业链推进“一袋米”工程。今年,京山市出台《2022年京山市“一袋米”工程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品质提升为重点,以品牌整合为抓手,组建“京山桥米”产业联盟,同时,京山市财政每年从国家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资金用于“一袋米”工程实施,通过政府引导,龙头带动,擦亮稻米品牌,延长稻米产业链,促进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荆门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 刘克雄:京山桥米在2025年将以品种强农、品质强农、品牌强农来实现我们桥米产业的再上新台阶,2025年我们将达到120万亩的规模,产值实现120亿,我们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实现北有五常大米,南有京山桥米的夙愿。

记者 | 曾肖 段晋涛

编辑| 张鋆

编审 | 黄鹏

监制 | 杨斌

垄上行视频号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d01b7a522b831f271ccee4db9353b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