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内陆国家沙漠多,但石油、天然气资源多,所以小日子过得不错,比如中亚的土库曼斯坦。但有的内陆国家,除了一望无尽的沙漠,剩下的只有绝望了。这样的国家,乍得就是一个典型。
乍得有一个恐怖的称号——死亡之心。为何这么说,看看地图就明白了。乍得北邻利比亚、东邻苏丹、南邻中非、西邻尼日利亚、尼日尔。除了南部与中非接壤地区有草原,剩下的多属于撒哈拉沙漠地带。而且,乍得四个方向距离海洋非常遥远。乍得想去红海,隔着苏丹;想去地中海,隔着利比亚。想去大西洋,隔着尼日尔、马里、毛里塔尼亚,都是距离遥远。只有西南角距离几内亚湾较“近”,也有五百多公里。如果不是南部草原地区有一条沙里河,乍得的“饥渴”程度看上去会更高。
实际上,面积128万平方公里的乍得,资源并非没有。比如有黄金、金刚石、铁等资源。问题在于,这些资源因各种原因,都无法开采。看到有“饭”吃却吃不到,你会不会感觉到绝望?乍得就是这样的心理。乍得倒是有一些石油资源,但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加上乍得的交通不发达,即使这些资源开采出来,又如何运到相关港口?何况,即使把这点石油卖了钱,普通老百姓也是享受不到的。
资源无法开采,那就种地吧。可是,乍得的气候太干旱了,耕地不断减少。乍得的耕地越来越少,只剩下7万平方公里了(当然,可以耕种还没能耕种的土地,还有45万平方公里)。剩下的,也就是卖卖畜口,牛、羊、骆、马之类。乍得有马20万匹、骆驼60万匹、羊500万头、牛500万头、猪1万头、驴25万头。这些数量看上去也不算很多,而且也卖不上高价。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乍得生育是没有节制的,越生越多。现在的乍得人口近1500万,国家的收入本来就低,再加上这么多张嘴要吃饭,乍得的日子过得非常紧。乍得的人均GDP竟然还不到100美元,这还只是平均数,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低于这个数字。很多乍得人没有用过电,想要热量,只有烧木头,或者牛粪。
其实,没有资源,没有发达的农业,靠畜牧业也是能勉强维持的。但有一个缺陷,严重制约着乍得的发展,这就是水源。乍得是地球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乍得的邻国尼日尔也像是个死亡之心,但尼日尔境内至少有大河——尼日尔河经过,水源多少可以保障一些。实际上,乍得不是没有丰富的水资源,只可惜只是纸面上的水资源。
熟悉非洲地图的朋友,应该知道非洲中部有一个著名的大湖泊——乍得湖。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性湖泊,由四个国家占据。乍得湖西北角属尼日尔,东部属乍得,西部属尼日利亚,南部属喀麦隆。在遥远的5400年前,乍得湖的面积约有30万至40万平方公里,还是尼罗河的水源之一。
因为乍得湖距离撒哈拉沙漠太近,湖水被干燥的天气不断蒸发,面积越来越小。但在几十年前,乍得湖面积依然不算小,2.5万平方公里。不过,乍得湖是个季节性湖泊。雨季,随着雨水的降临,湖面会大一些。但到了旱季,乍得湖的面积也就剩下1.3万平方公里。
你觉得1.3万平方公里的湖面也不小了,咱们国家现在最大的青海湖,也不过4583平方公里。问题在于,青海湖的湖面是基本保持不变的,甚至还在扩大,乍得湖的面积却不断减少。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天气干旱,水量蒸发过快;二、乍得湖边的人们(不一定只是乍得人)发现乍得湖能给他们带来好处,比如可以捕鱼、灌溉。
尤其是捕鱼,乍得湖的水质非常好,盛产各种鱼类,像美味的尼罗河鲈鱼、鲶鱼、虎形鱼。种地太累,不如捕鱼来钱快。于是乎,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哄而上,无节制开发乍得湖。至于子孙无水可用,谁还管那么多?眼前快活就是。由于开度过度,乍得湖每年都在不停“瘦身”。注入乍得湖最重要的河流是沙里河,但由于乍得湖的生态保护被严重破坏,沙里河供应给乍得湖的水源越来越小。
图-乍得小姐
乍得湖现在的面积有多大?2500平方公里,比青海湖小了近一半。之前的乍得湖是四国共有,而尼日利亚、尼日尔现在已很难算是乍得湖所属国了。而且,乍得湖的面积还在不停的减少,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拯救,也许用不了多久,乍得湖就会完全消失。以后,人们只能从以前的地图上来感觉到乍得湖曾经美丽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