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祎:收玉米

2023-12-14   渭南文坛

原标题:马思祎:收玉米

马思祎:收玉米

收玉米

马思祎 陕师大附属渭北中学七(2)班

深秋时节,凉风习习。来到村外,漫步田间小路,只见路边的衰草一片金黄,园子里果树上硕果累累,田野里一片欢声笑语。玉米已成熟,浅黄色的叶子,几近枯萎的顶花,禾秆上斜插着一个个金黄的玉米棒,被外壳紧紧包裹着,外露部分饱满而密实,如一粒粒金色珍珠。

听爸爸说,以前没有收割机,农民们是自己下地掰玉米。那可是体力活,很辛苦。掰玉米时,稍不留神,手臂和胳膊常常被带着毛刺的玉米叶子划伤,又痒又疼,非常难受。掰完后还要用架子车往家里拉。另外,玉米秆也得往回转运,天晴道干还好,要是遇到阴雨天气,那就更麻烦了。人们整天跟时间赛跑,白天黑夜都得忙活。

现在,科技发达了,玉米成熟后,只需站在自家地头,眼看着收割机马达轰鸣,在田野里往返奔跑。到了地头,把机舱里的玉米棒倒进等候在旁边的运输车上,然后再转运到自己家里。

家里的玉米收完后,就倒在门前晾晒。爸爸在楼房上特意安装了一台吊装机械,用起来十分方便快捷。我和妈妈在下面往笼里装,爸爸一个人在上面倒,四五亩地的玉米,我们三个人仅用了不到三个小时就全部收拾到了楼房上。爸爸说,等这些玉米完全晒干后,抽空借个脱粒机,用不到一个钟头就能保证颗粒归仓。

中秋假期,参加收玉米劳动,让我知道了过去农民的辛苦,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

指导老师 马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