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荐读 | 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第三卷)

2023-12-08     商务印书馆

原标题:新书荐读 | 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第三卷)

《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第三卷)》

〔德〕沃尔夫冈•弗里茨•豪格 主编

俞可平等 编译

ISBN 978-7-100-22576-2

定价:368.00元

商务印书馆2023年10月版

作译者简介

本书主编沃尔夫冈•弗里茨•豪格(Wolfgang Fritz Haug),1936年生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柏林批判理论研究所所长、Argument出版社社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当代德国哲学等研究,代表作为《商品美学批判》《高科技资本主义》《怎么读〈资本论〉?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哲学与认识论》等。

本书译者俞可平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会长,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之一。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Historisch-kritisches Wörterbuch des Marxismus)由德国柏林“批判理论研究所”组织编纂,600余位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专家参与。辞典收录了1500余条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意义重大的词目,涵盖马恩著作的核心概念。词条由学界专家执笔编撰,附有文献来源信息,供读者查阅。大辞典以它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实用性,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平台。

《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第三卷收录了德文首字母以E开头的114条词目。每条词目另附有阿拉伯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译名,以及参考文献。

德文版前言

正如布莱希特所言,走过群山的坎坷,又踏上平原的艰辛(布莱希特原文指经过反法西斯的艰苦斗争以后,要在民主德国从头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平原”[Ebene] 在德语中还有“层面”的意思,是本卷的第一个词条。——译者)。1983 年,当我们讨论这套辞典的第一稿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各种不可触碰的禁忌,就好像莫斯科大学的主楼一样,以其绝对主义的哥特式风格耸立在我们面前。几年后,永恒的建筑倒塌了,这场灾难不分彼此,错误的废墟下也埋藏着正确的东西。我们的历史考证项目在此时突然间获得了拯救性批判(rettende Kritik)的意义。然而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新的障碍挡住了它的道路。在冷战胜利者妄想自己处于历史终结的时代,不仅对马克思以及每一种马克思主义,甚至对介入的思考和理论的批判本身,人们都因失望而选择背离。

前两卷的编纂,尽管困难重重,但却收获了出乎意料的惊喜。从“国家的消亡”到“愚蠢”——仅这一串术语就值得在《明镜》(Spiegel)上报道。在后共产主义格局下,没有什么比计划编写一套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考证辞典显得更荒谬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黑格尔误导人的说法,所谓“密纳发的猫头鹰只在黄昏时分起飞”,也无济于事。胜利者拒绝失败者的反思,而失败者自己也集体放弃了希望。

虽然辞典的编辑们在这种情况下紧急开辟后备力量,迎难而上,但无法掩盖的问题是,本卷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的产物,艰辛的付出犹如撒哈拉沙漠般望不到头。资金支持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技术工作已然超过了理想主义牺牲精神的时间极限。

本卷是在新的机构背景下出版的,这表明我们正在努力通过基本的财政支持使工作得以长期继续。成立于1996年的非营利性的柏林批判理论研究所(InkriT: Berliner Institut für Kritische Theorie e.V.)承担着这样的职能。就像狄德罗(Diderot)的《百科全书》曾经被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用来反抗专制主义一样,今天我们也努力探寻超越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市场专制主义的公民社会的要素。

第三卷论述114个关键词,其中7个分多篇文章论述(如“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有3篇文章),以纠正无法避免的片面性。有99位作者做出了贡献。遗憾的是,与第二卷相比,女性作者的比例从11人下降到10人。令人欣慰的是,外国作者的比例和东德作者(他们的工作在第一卷中还没有得到充分呈现)的比例各增加了一半左右。

这一卷的体量较之前大约增加了三分之一,部分是因为我们对前两卷中遗漏的关键词用其他名称(用Exklusion[排除]代替Ausschließung,用Existenz[存在]代替Dasein)或其他组合(用Einzelnes,Besonderes,Allgemeines[个别、特殊、一般]代替Allgemeines und Besonderes[一般和特殊])的方式进行了补充。内容的增加主要来自关键词网的细化。在本前言第一部分所使用的以E开头的概念中,有不少于7个出现在了词条里(层面[Ebene]、历史的终结[Ende der Geschichte]、失望[Enttäuschung]、规划[Entwurf]、百科全书[Enzyklopädie]、密纳发的猫头鹰[Eule der Minerva]、永恒[Ewigkeit])。只需查看这些词在书中与其他词的互见,就可以证明上述细化的成果。毕竟,E不仅仅是德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母;作为首字母,它还掌管着政治理论词汇中丰富的尤其具有历史批判意义的概念。

一些关键词来自哲学语言(统一、折中主义、经验主义、外化、发展、认识论、经验、认识、现象、伦理学、明见性、存在主义),另一些则来自20世纪的政治及其灾难性的动荡(拯救、非殖民化、非纳粹化、发展中国家、模仿[者的]斯大林主义、欧洲一体化、灭绝主义、极端主义),或者工人运动特有的语言(统一战线、五一节、伦理社会主义)和左派的批评(国家主义、本民族中心主义、欧洲中心主义)以及自我批评(革新)。由于是按照字母顺序来安排词条的,这一卷没有涉及多少女性运动和女权主义的东西,但在第四卷中,同样是字母顺序的原因,我们将看到有六分之一的词条都来自这个领域。

诸如“解放”和“异化”等词条尚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但其他一些术语在一本马克思主义的辞典中出现可能会让人感到意外,特别是对于那些还对马列主义手册有记忆的人来说,他们也许要刮目相看。一些词条涉及社会存在的基本范畴(利己主义、寂寞、贫困、吃饭),一些词条涉及知识实践的社会政治意义(介入的思考、象牙塔、介入、遗产、记忆工作、伦理—政治的),还有一些词条涉及审美实践(移情、叙事戏剧、表现主义论争)或当代哲学和历史神学范畴(回忆、祛魅、记忆、拯救)。遵循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会看到相关的术语(铁的工资规律,所有制、财产,简单/复杂劳动,简单商品生产,简单流通,剥夺、没收,超额利润);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的词条还是会让人感到惊喜。

在某种意义上,以概念编码和以理论透视经验的方式来开启一部包罗万象的书,这在以前从未出现过。诚然,经典文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材料已然经过大量加工。但马克思依旧像探针一样被使用着,在某些时候他可以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他一次又一次地作为一个人物出现,一部概念戏剧围绕着他展开。对于马克思而言,这部戏剧同时也是一部尚未完成的历史剧。因为,比概念历史更重要的,是理解我们的历史。

我们所期望于马克思的,不是解决所有问题,或提供一种真理,而是提供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启发和敏锐标准。正因如此,历史批判性的工作带来了不同于各种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替代方案。看似只是对死人传统的回顾,实际上却是将精神贯注于当下的沉着机敏(Geistesgegenwart)。正如萨帕塔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马科斯(Marcos)所指出的那样,年轻一代在开创自己的道路时,需要沉着机敏的能力。

我们学术顾问委员会的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南北美洲可能形成了新的合作协调中心。在此,我们感谢那些已经离开的人,他们在这个项目的第一个十年中给予了有力支持。1995年,死亡带走了海因里希•陶特(Heinrich Taut),这位老当益壮的学者几乎在辞典工作坊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不得不哀悼里奥•科夫勒(Leo Kofler)、尤尔根•库钦斯基(Jürgen Kuczynski),以及澳大利亚理论家瓦尔•聚希廷(Wal Suchting),他为本卷(经验主义、认识论、实验)和下一卷(证伪主义)贡献了重要文章。我们失去了克劳斯•霍尔兹坎普(Klaus Holzkamp),他的思想出现在许多文章中;我们失去了兹德涅克•姆林纳日(Zdenek Mlynař)和马里亚特吉的研究者尤尔根•莫特斯(Jürgen Mothes),甚至未能见到他们的大作完成。

本卷相对于已出版的前几卷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有关拼写的变化需要加以解释。在正字法的新规则中,我们采用了那些对我们来说合理的规则。尽可能按照单词的发音来编写是合理的安排,因此,只在表示元音发长音的地方,我们保留了字母ß。形容词的拼写以它的词根名词为依据(存在[Existenz]、存在的[existenziell])。大小写则基于名词(例如“关于”[in Bezug auf])和形容词(包括从名字衍生出来的形容词:马克思的理论[marxsche Theorie])的区别来决定。在新规则要求分开拼写的地方,我们保留了将名词融入动词的可能(令人恐惧的形状[furchteinflößende Gestalt])。源文本(例如MEGA版本)继续以原文的拼写方式引用,经现代拼写方式处理的版本(例如MEW)以调整后的方式引用。

感谢所有不顾一切考验、挫折和冲突,为本卷的成功出版做出贡献的人,以及那些定期向柏林批判理论研究所捐款支持本项目的人。为了使第四卷《从费边主义至反权力》的编写得以继续,柏林批判理论研究所呼吁以项目为基础为该卷提供资金支持。每捐赠100马克(可减税)就可以确保制作可付印的一页!如果您能响应我们的倡议,第四卷出版时将附有赞助者名单。此外,我们欣然接受关于内容的建议与合作的提议。

柏林,1997 年 8 月

沃尔夫冈•弗里茨•豪格

李牧今 译,曹旸 校

目录(滑动阅读)

总序

德文版主编序

德文版前言

凡例

层面(Ebene)

教育主义(Edukationismus)

平等主义(Egalitarismus)

利己主义(Egoismus)

婚姻(Ehe)

铁的(ehern)

铁的工资规律(ehernes Lohngesetz)

荣誉工作(ehrenamtliche Arbeit)

独立工作(Eigenarbeit)

本真性(Eigentlichkeit)

所有制、财产(Eigentum)

简单 / 复杂(einfach/komplex)

简单 / 复杂劳动(einfache/komplizierte Arbeit)

简单商品生产(einfache Warenproduktion)

简单流通(einfache Zirkulation)

移情(Einfühlung)

回忆(Eingedenken)

介入的思考(eingreifendes Denken)

介入式社会研究(eingreifende Sozialforschung)

统一、统一性(Einheit)

统一战线(Einheitsfront)

收入(Einkommen)

寂寞(Einsamkeit)

个别、特殊、一般(Einzelnes, Besonderes, Allgemeines)

折中主义(Eklektizismus)

电气化(Elektrifizierung)

元素、元素形式(Element, Elementarform)

新社会的要素(Elemente der neuen Gesellschaft)

贫困(Elend)

象牙塔(Elfenbeinturm)

精英(Elite)

解放(Emanzipation)

移民(Emigration)

经验研究 / 理论(Empirie/Theorie)

经验主义(Empirismus)

历史的终结(Ende der Geschichte)

最后解决(Endlösung)

能量(Energie)

介入(Engagement)

恩格斯主义(Engelsismus)

英国革命(englische Revolution)

社会关系的总和(Ensemble der gesellschaftlichen Verhältnisse)

外化(Entäußerung)

脱嵌(Entbettung)

剥夺、没收(Enteignung)

异化(Entfremdung)

异化讨论(Entfremdungsdiskussion)

热情(Enthusiasmus)

非殖民化(Entkolonisierung)

非纳粹化(Entnazifizierung)

加入主义(Entrismus)

熵(Entropie)

决定(Entscheidung)

失望(Enttäuschung)

发展(Entwicklung)

发展中国家(Entwicklungsländer)

规划(Entwurf)

祛魅(Entzauberung)

百科全书(Enzyklopädie)

模仿(者的)斯大林主义(epigonaler Stalinismus)

叙事戏剧(episches Theater)

认识论(Epistemology)

时代(Epoche)

遗产(Erbe)

土地(Erde)

经验(Erfahrung)

记忆(Erinnerung)

记忆工作(Erinnerungsarbeit)

认识(Erkenntnis)

认识论(Erkenntnistheorie)

拯救(Erlösung)

革新(Erneuerung)

爱欲(Eros)

社会主义的成就(Errungenschaften des Sozialismus)

现象、表现形式(Erscheinung, Erscheinungsform)

五一节(Erster Mai)

教养 / 教育(Erziehung)

秘传的/非秘传的(esoterisch/exoterisch)

吃饭(Essen)

国家主义(Etatismus)

伦理学(Ethik)

社会主义中的伦理学(Ethik im Sozialismus)

伦理社会主义(ethischer Sozialismus)

伦理—政治的(ethisch-politisch)

民族、民族性(Ethnie, Ethnizität)

民族学(Ethnologie)

本民族中心主义(Ethnozentrismus)

某物(etwas)

词源学(Etymologie)

优生学(Eugenik)

密纳发的猫头鹰(Eule der Minerva)

欧洲共产主义(Eurokommunismus)

欧洲(Europa)

欧洲一体化(europäische Integration)

欧洲策略(Europastrategien)

欧洲中心主义(Eurozentrismus)

明见性(Evidenz)

进化(Evolution)

进化主义(Evolutionismus)

进化经济学(evolutorische Ökonomie)

永恒(Ewigkeit)

不有(Exappropriation)

实例学习(exemplarisches Lernen)

存在(Existenz)

存在主义(Existenzialismus)

排除(Exklusion)

生产的排泄物(Exkremente der Produktion)

实验(Experiment)

表现主义论争(Expressionismus-Debatte)

外在性(Exteriorität)

灭绝主义(Exterminismus)

超额利润(Extraprofit)

极端(Extreme)

极端主义(Extremismus)

附 录

词目及作者

本卷作者简介

德文版编写体例

缩写

名词索引

第二卷勘误表

中文版第三卷译后记

引文版权说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b8a72b4839ff1adf5d6a8b9dbaee8d0.html







阅读非洲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