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既有瘀又有痰,怎么把它们踢出去?中医:可用穴位按摩法

2019-11-17   奇妙的本草

生活中总能遇到一些人,动不动就说自己是痰淤。咳嗽几声=我是痰淤体质、喉咙有痰=痰淤体质、总感觉不舒服=痰淤体质……

停住!刹车!小草作为一个资深的中医迷,真的看不过去了,痰淤真的有你们说得那么简单吗?(撸起袖子干一架.jpg)

所谓的痰淤体质,还得从这里开始说起……

中医眼中的“痰淤”

痰淤,其实就是痰和淤。我们常说的痰,指的是咳嗽时咳出的一种粘粘的物质,但在中医眼中,痰分为两种——“有形的痰”和“无形的痰”。“有形的痰”就是咳嗽所咳出的痰液,这些痰平常存在于肺部,随着呼吸道发生炎症或者是呼吸道出现疾病,痰液会增多,随着咳嗽被排出体外。但“无形的痰”是看不见的,常存在于各个器官、组织甚至是血液中。但是当身体出现失调之后,就会出现痰湿,在中医上,有“气郁生痰”或是“脾虚生痰”的说法,都体现着痰对于身体的影响。

淤在中医上的解释其实是淤血,中医常说“淤积血之病也”,简单来说,也就是正常的血液循环受到阻滞,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身体健康的血液是红色的,但出现淤血之后,血液的颜色则发黑,因为血液无法正常地流动,会给正常的血液循环造成影响,长久之下也就会引起各种疾病。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判断痰淤体质,痰淤会有哪些具体的身体症状?

痰淤的身体症状有哪些

痰淤严重的话会引发很多一些疾病,比如说心脑血管疾病。按照中医的说法,心脑血管疾病是由气虚血瘀所造成,气血阴阳亏虚,痰浊淤血内停造成血脉痹阻,最终形成疾病。

那么,怎么辨别痰淤体质呢?主要从三个方面:大便、舌头以及肥胖。

痰淤体质的大便是黏腻的,并且会觉得拉不干净,味道也是比较臭。痰淤还会使舌头变得厚腻,口气会加重,常常会感觉口腔很苦,而且痰淤体质大部分人群都是比较肥胖的,这和正常的肥胖不同,痰淤体质的人,腹部非常肥大,但却是松软的,常会感觉身体十分沉重。

痰淤体质的人身体症状除了这三点以外,还有其他的症状,比如说经常长痘痘、出现眼袋和黑眼圈、唇部颜色偏暗、额头部位油脂过多、舌头有淤紫等。

那么中医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应对“痰淤”这个问题吗?

化痰祛瘀,可用穴位按摩法

身体内一旦痰或淤形成,都会对体内气血造成影响,引起疾病。中医上常用穴位按摩化痰祛瘀,主要是以三个穴位为中心,即丰隆穴、中府穴和肺俞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从小腿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两个点,连成一条线,取线的中点,再找到小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约两指宽,与刚刚的中点平齐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按摩丰隆穴有化痰消脂的功效,对于化痰祛瘀也是非常有效果的。按摩丰隆穴时用大拇指对准穴位旋揉按压即可,次数可根据自己选择,每次按摩一百至两百皆可。

中府穴的位置不难找,可将手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会出现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即是中府穴。按摩中府穴可以起到通经活络、疏散风热、健脾补气等功效,也有化痰祛瘀的功效,按摩中府穴时中间三指合拢,先顺时针揉按1-3分钟,再换逆时针揉按1-3分钟。

最后是肺俞穴,位于肩胛骨内侧,第三胸椎下旁开2横指,用右手掌跟搭在左侧肩井,中指指尖按揉左肺俞穴1-2分钟,再换左手掌按揉右肺俞穴1-2分钟。肺俞穴是肺脏排毒的中心,按摩此穴即可起到化痰祛瘀的功效。

今天的话题小草就说完了,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中招了没,治疗的方法也给你们写了,你们自己去按摩按摩吧。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