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表达自己?这个问题并不局限于生理上的人,而且也包含虚拟ID,尤其是在智能手机所催生出来的网红大V们如过江之鲫一样的年代,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一切还有意义吗?我们所期待的一切还是事实本身吗?或者这样问,我们是不是更愿意在这个时代用一种虚拟的方式存活而不是看一看真实的自己。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受够了自己》讲述的就是一个这样的普通人在面临时代的拷问的时候,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虚假的生活方式。原本是餐厅服务员的女主因为迫切想要引人关注而对于现实中的一切可以出风头的机会都趋之若鹜。某一天,她因为救助了一个被狗咬伤的女士而使得自己浑身上下变得鲜血淋漓。也因为如此,她收获了街边行人的目光,女主觉得这是一种可以让她出风头的方式并且乐此不疲。
甚至于接下来的好几天之内,她主动的去挑衅街边的小狗,试图让之前的一幕重现,然而最终迎来的确实失望的回归。女主的日子重新回归了平静,然而经历了这次洗礼的女主内心中却再也平静不了了。她找人买来了一种药,然后靠着吃药让自己毁容,并以此来谋求身边的人的关注,这种近乎与自虐的方式再一次满足了她的虚荣心,事件也再一次升级了。
最终,靠着媒体朋友的努力以及当代的畸形审美,女主成功的接到了很多的广告拍摄邀请,一时之间,她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万众瞩目的人,但是好景不长,当自己正沉浸在这种虚假的繁荣当中的时候,疾病再一次贯穿了她的身体,这一次,她永久性的倒下了。
《受够了自己》实际上诉说的是当代人在智能互联时代,且以流量为王的核心价值观催生之下的一种自虐性的乱象。人们对于生活的关注并不仅仅停留在生活本身,人们对于社会的关注也并不仅仅停留在社会当下。
当人们开始流量为王的时候,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就开始扭曲了。女主其实一点都不丑,甚至于很美。然而她这种长相以及这种生活方式在当今社会是无法给他带来更多的可以炫耀的点的,尤其是在人们默认了流量为王的时候,女主这种就属于平平无奇了。只有做到了让更多的人关注的目的,才能最终完成自己流量的跃升。
博眼球的核心点在于找到不同,而找到不同的核心点则在于不走寻常路,什么叫不走寻常路,就如同本片一开始的时候,女主意外救助的那个被狗咬伤的女人一样,当时女主就可以去后面换掉自己的衣服而恢复常态,但是她为什么不去做,原因在于她的这身装扮很容易在大街上吸引到更多人的目光,大家更愿意看到一个浑身是血的女人漫无目的的游走,而不愿意看到一个普通的正常人行色匆匆。
这一点在女主后来生病之后,全身大面积感染后走在街上的时候迎来了众人的目光如出一辙。为什么大家会对这样的形象纷纷侧目呢?原因就在于这样的形象的与众不同,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与众不同并不一定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而女主这样的身份是对于与众不同最好的的诠释。
紧接着,她就迎来了这种“与众不同”带给自己无穷的流量的生活了,周围人将这样的感染状态认定为一种新的时尚装扮,甚至于很多电视节目,广告制作方都认为女主是一个新晋被发掘的走在时尚前沿的人,而面对众人侧目,女主更加认定了自己的这种行为的正确性,因而最终在这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然而任何事情都无法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不付出代价,女主面对自己的生活中的光彩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而这种代价并不会让她觉得都任何的惋惜,甚至于在今后,像女主这样的人继续会前仆后继。他们需要的并不是爱惜自己的身体,而是如何用一种夺人眼球的方式为自己吸取流量增加新的工具。
生活就是这样,当代的生活更是如此,人们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中,想要看到的自然是快节奏的事情,而快节奏是不需要任何的积淀的,要的只是短平快,只要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哪怕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在被流量挟裹的当今社会,人们该去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地?
没有人愿意主动用一种作死的方式来打造自己的生活,然而当自己的生活开始因为这种作死的方式而变得焕然一新的时候,就会有人经不住诱惑,女主是这样,而女主代表的则是很多秉持着这种观点朝前走的人,一旦他们找到了流量密码,自然会将原本的仁义道德放在一边,最终,当劣币开始驱逐良币的时候,我们依旧会期待这个世界究竟还有多少看点。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