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社会形式越辣越趋于原子化,而与原子化相对应的是国家主义。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个人,后者强调的是整体。然而这种本该势均力敌或者说后者压倒前者的优势,现在渐渐的显现出来了某种颓势。在个人主义如日中天的今天,我们的整个社会越来越趋向于撕裂。撕裂的社会看似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利益诉求,实际上却为人类应对重大灾害埋下了祸根,因为撕裂本身撕裂的是整个社会的认同或者是凝聚力。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讲述的就是这种撕裂的起源,美国七十年代开始的新自由主义。《骨及所有》讲述的是一个食人族觉醒且不断的看到同类的故事。被父母遗弃的年轻女孩梅伦是一个食人族,这是一个少数族裔,且隐藏在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梅伦是在自己十八岁那年开始意识到自己有这种癖好的。而经历了漫长的,不间断的搬家之后,梅伦的父亲开始人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于是,他抛弃了梅伦而去。梅伦将希望寄托在未曾谋面的母亲身上,于是,一场寻亲之旅开始了。
在这场寻亲之旅途中,梅伦遇见了跟自己有着同样癖好的很多人,经过同这些人的交流,梅伦渐渐的意识到自己的这种癖好是非常普遍的,普遍的癖好自然有着普遍的受众,于是,梅伦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就有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青年李。两个人渐渐的走在了一起,因为年龄差不多,且有着同样的癖好,在这个年龄段之间,他们同样的萌发出来了感情,然而这个群体中的贪婪却不期而至,梅伦与李之间,开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表面上看《骨及所有》是一部讲述“食人族”的故事,实际上,这种讲述本身并没有将我们带入到这个群体,而是将我们带入到这个群体产生的背景“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里根总统执政时期所倡导的新自由主义”,甚至于将这个新自由主义幻化为本片中的角色。而这个角色的本质就是“吃人”。
如果我们单纯的看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平庸且有点无聊的作品,实际上,带入了当时的背景之后,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的暗喻究竟讽刺了什么。
新自由主义代表着一种现有秩序的崩塌,什么是现有的秩序呢?当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尤其是在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指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直接决定了在战后美元与黄金挂钩,从而更加坚定了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这对于美国当时来说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因此从此以后,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开始走上世界舞台。
然而随着战后全球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很快的迎来了战后生产过剩,因为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个时候,从欧洲的法国开始,西方国家先后用手中的美元外汇来换取黄金储备了。如果只是法国一个国家这么做,那么对于美国来说影响也不大,然而当欧洲的国家都开始这么做的时候,美元渐渐的将通货膨胀引入到了自己家。于是,里根总统上台后就发出了一项政令,美国开始进入到新自由主义,而原有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了。因为美元与黄金之间脱勾了,这就意味着美国人可以随意的印制美元,而不用担心被别国挤兑黄金了。
此后,美国经济开始了复苏,而这种复苏是踩在全球别的国家的肩膀上吸血,因为每一次当美国国内遇到通货膨胀的时候,他就可以对外转嫁危机,因此,长久以来,美国社会的物价总体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也就是很多人说的一美元炸鸡存在的基础。而新自由主义之下,美国的社会开始了撕裂的过程。因为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并不是普惠大多数,而是承认少数拍,且少数派的所作所为都是被允许的。
这就如同本片中有着食人癖好的一群人一样,他们原本是这个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应该被限制,然而在本片中,他们高举着自由的大旗,干着伤天害理的事情却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任何的过错。“虽然我吃了你,但是我自己也有我自己的痛苦”这种类似的思想成了日后弥漫着我们今天的舆论场的种种声音。
当一个社会不加限制的存在的时候,就必然导致一群原本不用承担代价的人被迫承担代价。而那些高举着自由大旗横冲直撞的人反倒成为了被人追捧的人群,这种形式的社会是病态的。而这种形式发展到今天,就构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原子化。当每一个人都开始以自私自利为中心去生活的时候,上哪去找那么多无私的人来供应?这或许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从产生到今天,并没有哪一个利己主义者愿意谈论,因为大家都普遍认为,“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道德沦丧真的可以让明天更美吗?这是个问句。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