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进博会 | 五千万哮喘患者如何提高整体控制率?专家热议

2023-11-08   搜狐健康

原标题:2023进博会 | 五千万哮喘患者如何提高整体控制率?专家热议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编辑 | 袁月

以哮喘为代表疾病之一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位居我国居民慢病死因的第三位,因其重视程度低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防治情况尤为严峻。在我国,哮喘患病总人数已达到4570万人,重度哮喘患者接近300万人,人群庞大且疾病负担重。

11月6日,葛兰素史克(以下简称,GSK)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现场举办“橙新而来,哮逐颜开”媒体沟通会。多位嘉宾交流分享关于提升我国哮喘疾病综合防治水平的实践与思考,并围绕患者生命周期全病程管理的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沈华浩表示,近年来我国哮喘患病率与致残率迅速攀升,患病总人数也大幅增长,其中占哮喘总数1/3的病人没有喘息症状,即属于不典型哮喘,如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等,这类病人由于临床表现隐匿,漏诊误诊率很高,危害更大,我们必须重视哮喘的早诊早治。大部分的哮喘患者通过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都能获得良好控制,避免其发展为重度哮喘,但对于重度哮喘,数据显示,即便是依从性良好,仍有74.5%无法实现较好控制,面临着巨大的治疗缺口和未被满足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对于疾病了解的深入,哮喘发病机制、哮喘靶点治疗等方面均取得开创性成果,我们期待看到未来靶向治疗在中国释放出更大潜力,为重度哮喘患者带来新希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旻表示,2023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进一步明确重度哮喘的定义,给予重度哮喘更多关注的同时,引发更多思考。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导致的哮喘是重度哮喘中最常见的,嗜酸性粒细胞是这类哮喘关键的炎症效应细胞,尤其是对急性发作频率更高的重度哮喘中具有“警示”作用,对于患者和临床医生都有较好的提示意义。临床研究证实,针对嗜酸性粒细胞的靶向生物制剂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此类重度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风险、改善肺功能,从而降低疾病负荷和身心负担。

“哮喘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发作性的咳嗽伴呼吸困难,严重发作时呼吸困难加重可危及生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周敏指出,“轻中度哮喘重在及时诊断、有效治疗和规范化管理,重度哮喘重在控制好病情,降低哮喘相关死亡。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是哮喘的关键炎症效应细胞,既是哮喘临床表型的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作为进一步评估抗炎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之一,临床医师应将其作为重要检查指标,为哮喘患者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今年进博会,GSK三度展出“进博宝宝”新可来(通用名:美泊利珠单抗注射液),聚焦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患者的未尽之需,展示其在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以下简称,SEA)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

2021年11月,第四届进博会首秀后,新可来在中国获批,次年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为全面改善我国重度哮喘患者的治疗现状、疾病负担以及表型特征,GSK已发起一项针对中国重度哮喘患者的特征及疾病负担的研究(CORE study),为我国的重度哮喘靶向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帮助中国患者实现更好的疾病管理,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个人和社会的疾病负担。当前,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经受理新可来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适应症的注册申请,希望这一创新疗法能尽快惠及中国SEA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