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的一天,在河北石家庄黄家湾村的村头,来了一位卖东西的小商贩。
小商贩卖的东西质量好又便宜,一时间吸引了村子里的不少人前来购买。
就在小商贩叫卖的时候,迎面走来了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大娘。
小商贩一见到她,立马走上前,紧接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哭着说道:“妈,整整17年,我可算找到你了。”
众人听到这话,一脸震惊地看着商贩和老大娘。
那么,这名商贩是谁?他为什么会对老大娘说出这样的话,两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小商贩认亲
这名小商贩名叫班银城,2010年7月份,他背着一个大背包来到了河北石家庄黄家湾村的村头。
来到村子之后,班银城把背上的大背包放下来,然后从里面拿出一块垫子铺在地上。
紧接着,班银城又从包里拿出一些妇女用品、儿童玩具和一些零碎的东西放在垫子上开始叫卖。
村子里的妇女听到声音,纷纷来到班银城的摊子前询问东西怎么卖。
班银城边拿着东西,边对他们说道:“随便卖,都不贵。”
听到这话,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拿起垫子上的玩具汽车说道:“这个怎么卖啊?”
“五块钱,您就拿吧,质量好着呢。”班银城笑着对女人说道。
众人闻言就像是捡到宝贝一样,开始在班银城的摊子上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一会儿,垫子上的东西都已经被村子里的人买去了一大半儿。
一个带着孩子匆忙跑来的女人,看着眼前没有多少东西的摊子,说道:“我这刚来,怎么东西就没了。”
“大姐,别着急,我这背包里还有好多东西。”说着,班银城将自己大背包里的东西全都倒了出来。
女人见状,开始招呼着其他人上前来挑选东西,因为都是一些很便宜的家庭必需品。
所以,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
这时,一位大妈看上了一个十分漂亮的水杯,想要让班银城卖得更加便宜一点,便主动上前跟他套近乎。
“小伙子,你是哪里人?结婚了没有?”大妈笑着对班银城说道。
班银城看出大妈的意思,说道:“我老家是邯郸的,这不出来干点小本买卖养家糊口。”
听到班银城的话,大妈低头想了一会儿,然后十分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唉哟,小伙子,你看这不是巧了吗?我们村子里也有一个邯郸的,跟你还是老乡。”
说着,大妈扭头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位老大娘给班银城看。
大妈的话,让班银城瞬间睁大了眼睛,他顺着大妈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位年过七旬,头发花白的老大娘正在朝着他的摊子走来。
班银城一动不动地看着那位老大娘,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就连旁边的大妈跟他说话,他都没有听见。
等到老大娘走近的时候,班银城主动上前跟她打招呼:“大娘,想要看点什么啊?”
老大娘来到班银城的摊子前,看了一眼说道:“哦,我随便看看,有没有那个苍蝇拍啊,我买个苍蝇拍。”
一旁的大妈见到班银城不搭理自己,嘴里嘟囔了一句便离开了。
而此刻的班银城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眼前的这位老大娘身上,他问道:“大娘,你是,你是从邯郸来的吗?”
老大娘闻言抬头看向班银城,有些意外地说道:“是啊,我是邯郸的,你也是邯郸的?”
老大娘抬头的一瞬间,班银城看清了她的样子,然后有些激动地说道:“我是邯郸的,我是邯郸广平的,您是不是也是邯郸广平的。”
一听到这话,老大娘感到更加奇怪了,但她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是邯郸广平的。
听到老大娘的话,班银城竟然直接跪倒在地上,朝着老大娘磕了一个头,哭着说道:“妈,整整17年了,我可算找到您了。”
班银城的行为不仅让眼前的老大娘蒙圈,更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蒙圈了。
“我说小伙子,你这是要搞哪一出啊?”之前那个拿着水杯的大妈问道。
但班银城并没有理会她,而是接着向老大娘问道:“你家是不是在广平县南张孟村的?”
“是啊,你怎么知道的?”老大娘一脸疑惑地看着班银城说道。
听到这话,班银城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紧接着又问道:“你是不是叫贾书梅,还有一个哥哥叫贾书田?”
老大娘听到眼前的小伙子说出自己还有哥哥的名字,十分惊讶地说道:“是,我是,你怎么知道的?你是谁?”
老大娘的话让班银城跪在地上痛哭不已,他跪着向前一把抱住老大娘,说道:“妈,我是银城啊,是您儿子银城啊!”
看着眼前痛哭不止的班银城,老大娘颤抖着双手将他的头抬起来,颤颤巍巍地说道:“银城?你真的是银城?”
班银城哭着点了点头说道:“是,我是银城,妈,我是您的银城啊!”
班银城说完,老大娘也忍不住哭了出来,她抱着眼前的人泪流满面:“儿啊,妈可算是见到你了!”
紧接着,两人抱在一起,放声大哭起来。
对于眼前的情况,周围的村民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完全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到底是个咋回事啊?怎么还认上亲了?”一旁的女人突然说道。
班银城和老大娘听到声音,情绪也慢慢平复下来,他们擦干了脸上的泪水,跟众人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那么,班银城和贾书梅这对母子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他们又为什么会分别整整17年?
母子分离17年
这件事还得从17年前,在邯郸广平县南张孟村的一户十分贫困的家庭说起。
班家一共有4个孩子,班银城在家中排行老三,因为父亲走得早,家里全靠着母亲贾书梅一个人在外打工养活。
虽然家里的生活不太富裕,但一家人都整整齐齐地在一起,日子也算有了盼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的经济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变得越来越贫穷。
为了养家糊口,班银城的大哥班发城选择去了附近的煤窑打工赚钱,而大姐也远嫁他乡。
家里只剩下母亲贾书梅和班银城,以及一个年幼的妹妹。
但此时家中的生活已经是一贫如洗,破败不堪,贾书梅为了养活自己的两个孩子,每天都在外面找工作。
而班银城则会趁着母亲外出工作的时候,去山上捡些柴火去卖钱。
可是在1993年的一天,班银城和妹妹从集市上回来,手里拿着卖柴火的钱,兴致冲冲地推开家门,想要告诉母亲这件喜事。
然而在推开门之后,贾书梅却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出来迎接他们,班银城和妹妹在家里叫了好几声,母亲依旧没有出来。
原本,他们以为母亲只是在外面工作,所以才没有回来。
于是,班银城把钱放在母亲的枕头下面,便来到厨房给妹妹热了一下饭菜。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班银城发现母亲贾书梅依旧没有回来,他就带着妹妹跑到哥哥的煤窑里找到了大哥班发城。
正在干活的班发城听到弟弟妹妹的话,并没有感到有些不对劲,认为母亲肯定是因为其他事耽误了。
在安慰了弟弟妹妹一番后,班发城就让他们先回去,等自己干完活就回家去。
听到哥哥的话,班银城只好带着妹妹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后,妹妹小心翼翼地拽着班银城的胳膊说道:“二哥,妈是不是不想要我们了?”
“不会的,妈肯定是有事出去了。”班银城抱着年幼的妹妹说道,但实际上他的心里也是这样认为的,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
等到第二天早上,班银城早早地便起床了,但依旧没有找到母亲贾书梅的身影。
而此时大哥班发城也回来了,他从弟弟口中得知母亲已经整整一天都没有回来,心里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他带着弟弟妹妹来到了邻村的舅舅家和姑姑家来寻找母亲贾书梅,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母亲并不在这里。
随后,他们又挨家挨户地询问母亲的下落,可结果仍旧是一无所获。
年幼的妹妹看着哥哥们的身影,哭着问道:“哥,妈到底去哪儿了?她为什么不回来,是不是真的不要我们了?”
此时班银城的心里也有些慌张,但他还是十分镇定的对妹妹说道:“不会的,妈不会不要我们,她肯定是有其他的事。”
“就是,小妹别瞎想,妈说不定现在已经回家了。”班发城摸着妹妹的头说道。
之后,村子里的其他人得知贾书梅不见了,就十分热心地帮着兄妹三人寻找。
可他们找遍了贾书梅平时可能会去的地方,也仍旧没有发现她的下落。
就在这时,一个大爷突然想到自己早上去地里干活的时候,看到贾书梅出了村子。
这话就像是一个晴天霹雳,直接劈在了班银城的心里,他不敢相信母亲真的会抛下他们离开。
几天之后,已经远嫁的大姐也回到了家里,4个孩子聚在一起,开始到处寻找贾书梅的身影。
但在找了一段时间后,依旧没有贾书梅的任何消息。
母亲的突然消失,对4个孩子的打击非常大,可悲痛之余,他们也十分清楚,生活还是要继续。
于是,大姐在娘家又呆了几天后,便回去了,大哥班发城也去往外地打工。
此时,原本的一家五口,也只剩下了只有13岁的班银城和年幼的妹妹。
彼时正是十分寒冷的冬天,为了取暖,班银城只好带着妹妹到处捡些柴火。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的粮食也不多了,兄妹二人只能靠喝水充饥。
村子里的其他人看他们兄妹两人实在是可伶,便会给他们送去一些粮食。
但这些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兄妹两人还是经常饿肚子。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班银城总会流着泪喊着母亲的名字,时间久了,他的眼睛也出了问题。
远嫁在外的大姐得知弟弟的眼睛出问题之后,便带着他去县里的医院治疗。
在回去的路上,班银城看着被母亲抱在怀里的孩子,他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思念之情。
等回到家后,他对妹妹说道:“小妹,你放心,我肯定会把咱妈给找回来的。”
之后,班银城把妹妹送到了大姐家里,让大姐帮忙照看,便踏上了自己寻找母亲的道路。
班银城先是来到了住在武安区贾书梅的姑姑家中,在此之前,他从未出过远门。
因此,这一路上,班银城都小心翼翼,生怕别人偷走了自己的钱。
不过这世上还是好心人居多,他们见班银城独自一人,便给了他一些食物。
就这样,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班银城终于来到了武安区的姑姑家。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贾书梅的这个姑姑早已经搬离了这里。
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班银城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十分崩溃,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决定一直寻找下去。
由于班银城没有上过什么学,他为了养活自己就一边打工赚钱,一边打听母亲贾书梅的下落。
班银城常年在外,再加上家里又十分贫困,已经30多岁的年纪了,连个媳妇都没有。
家里人经过商量,决定用“换亲”的方式来给他说个媳妇。
原本,班发城认为弟弟娶了媳妇,有了家之后,就会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不会在继续惦念母亲的事情。
但事情却并没有像他所想的那样发展,班银城仍旧在寻找母亲的下落,甚至在新婚之后没多久,就再次踏上了寻找之路。
班银城就这样,一直找啊找,找了整整17年,才终于在黄家湾村见到了自己的母亲。
母子相认,一家团聚
贾书梅在听到儿子这些年为了找自己,吃了许多苦时,心里感到十分难受,她抱着班银城哭着说道:“我的儿啊,这些年苦了你了。”
原本要买东西的人,在听完班银城的故事后,也忍不住偷偷抹眼泪。
对于自己这些年受的苦,班银城毫无怨言,他只想知道,母亲当初为什么要离开他们,真的是因为贫穷吗?
听到儿子的话,贾书梅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脑子里也回忆起当初所发生的事情。
原来,当时贾书梅为了赚钱养家糊口,找了好几分工作。
村里的一个好心人得知贾书梅在找工作时,便告诉她,自己有一份好工作要介绍给她,虽然累点,但好在工资高。
贾书梅信以为真,便跟着这个好心人去工作。
但过去之后,这个“好心人”竟然把她卖给了一户人家当媳妇。
贾书梅在那里人生地不熟的,再加上男方家又寸步不离地跟着他,她一直都没有找到逃跑的机会。
时间久了,贾书梅发现男方家的人对自己就像是家人一样,她也慢慢放下自己的戒备心,开始接纳他们,并且还生下了两个孩子。
之后,贾书梅便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似乎是忘记了自己还有两个孩子在家里等着她。
如今,贾书梅年过七旬又再次见到自己的孩子,心里也感到十分高兴。
可班银城找到了母亲,但是她却有了一个新家,也不能说走就走。
于是,贾书梅便带着班银城来到了现任丈夫的家里,和他商量团聚的事情。
现任丈夫得知这件事后,并没有不高兴,反而很理解贾书梅的心情,并非常支持她和儿子班银城回家团聚。
得到了丈夫的支持,贾书梅便和班银城回到了邯郸南张孟村。
当贾书梅看到曾经熟悉的村子时,不由得哭出了声,而早在家里等候多时的兄妹三人在见到母亲后,也是痛哭不已。
一家五口,又终于再次相聚,他们抱在一起,相拥而泣,诉说着这些年来的思念之情。
看着一家团聚的景象,班银城觉得自己曾经吃的那些苦,值得了。
之后,班银城在政府的帮助下,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一家人也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