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多彩的秋天,灰瓦砖墙、炊烟袅袅的古村落别有一番风情。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到这些风景独好的古村落走一走吧!
禄丰县金山镇炼象关村
炼象一名,始称于元代,因该地有红色巍峨的高山,远远望去其形如经火炼过的大象而得名。炼象关村最有名的要数炼象关,那是从昆明至大理古都沿途遗存“九关十八铺”中的第三关,即昆明碧鸡关、土官老鸦关到炼象关。
炼象关始建于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从关口到关尾全长900余米,共建有五座关楼,一座石拱桥和数十家盐商庭院。炼象关古驿道宽4米,用当地坚硬的青石铺就,是西南丝绸之路和明清时期滇西经济命脉的重要驿站,虽经多年风雨侵蚀,依然可见当年马蹄留下的印痕。
禄丰县妥安乡琅井村
琅井是云南省“古滇九井”之一,元代时期就盛产食盐,其盐文化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黑井齐名,素有禄丰县“第一大村”“第一古村”的美誉。
琅井村古迹众多,著名的有开宁寺,始建于唐玄宗开元12年,规模宏大,盛极一时,寺中曾供奉的铜像群独具特色。现在,温家大院、魁阁楼等古建筑风貌犹存。
牟定县腊湾玛咕彝寨
腊湾,彝语里意为有月亮倒影的地方。牟定县凤屯镇的腊湾村,独有的"玛咕舞"又称"老人舞",被誉为人类古老舞蹈的"活化石"。腊湾地处南华、姚安、牟定三轴交界中心点上,是明清时期运盐通往祥云、下关、昭通的一个古道驿站,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腊湾响水河上有一座石拱桥,岁月风霜已把桥面桥栏磨蚀出凹痕残迹。桥面拱得像一枚鸭蛋,在腊湾山水故事里,彝族先民用智慧斗贪官,过桥须下马下轿,故名曰下轿桥。
牟定县安乐乡安益村
安益村是一个处处皆化石的奇特村落。在那里,你很容易就能发现斑驳石墙上的远古树叶、树枝遗骸,甚至能发现蚌壳、螺壳等动植物的化石。
村里拙朴的老屋,悠悠的山水,保留了难觅的古朴味道,那些被埋藏在土壤中的遗骸,是这些生物曾经繁盛的最佳证据。
姚安县光禄镇西关村
贾平凹先生曾在《静虚村记》中写道: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难了。
姚安县光禄镇的西关村,就是这样一个既清净又古朴的村落。西关村的民居建筑极具明清风格,街景街貌都以历史留存下来的“坤”字形街景和“回”形街为原型,极少修饰。行走在西关村青石板铺成的小巷里,恍惚间让人以为时光回溯到了明清时期。
楚雄市子午镇以口夸村
古村坐落于楚雄市子午镇东南方,元双公路从村前横穿而过。以口夸村是楚雄市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村,文化底蕴深厚,有明清时期的古墓群、清代戏曲壁画,乾隆年间遗留至今的祭天神坛等遗迹。
除此,以口夸村还有自己的洞经古乐班子,名为司禄社,成立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虽几经沉浮,最终还是得于恢复,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大姚县龙街镇美泗村
美泗村位于大姚县龙街镇,路边几株柏树,苍劲挺拔而又历经风霜,村庄像它们一样,显出古老的意味。
进入村里,古井和过街楼犹存,古井上一条条深陷的痕迹,见证了岁月的沧桑。过街楼矗立在古井旁,楼下古石板路按秦五尺道而建,宽五尺,楼上住人,想必是当年的哨卡,虽然现在看上去显得有些“疲惫”,却有惊艳了岁月的容颜。
来源 :楚雄微旅游 拾云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更多资讯信息请关注公众号“红河资讯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