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年级,成绩一直上不去,老师直言:多数家长忽略了这2件事

2019-07-23     唐唐老师说教育
  • 一二年级的时候每次考试都能考95分以上,为什么升入三年级后考试却考了80分?
  • 明明报了培训班、提升班,每逢周末就去上课,为什么成绩还是没提高?
  • 本来是家里的乖孩子,怎么突然之间脾气讲了,就喜欢顶嘴了?
  • 之前没发现,孩子这么粗心,自己收拾书包经常丢三落四?

三年级这道坎儿,让多少家长闻之丧胆……父母从家庭教育中迸发出的焦虑越发严重,这种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据有着多年经验的老师观察,成绩下降的孩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阅读量少、理解力跟不上

很多出现“三年级现象”的孩子都存在阅读量少、理解力跟不上的问题。

一二年级的学习知识多为浅显易懂,再加上在学校有老师授课,在家有家长辅导,平时读读背背就好了,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但到了三年级,语文学科不仅课内知识学习的难度增大,还增加了阅读理解,对孩子独立思考的要求提高了。阅读量少的孩子,速度和理解能力方面都比不过阅读量大的孩子,升入三年级之后难免会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

拖拉磨蹭+马虎

接孩子放学的时候,经常是看着别人家孩子一蹦一跳的出来,而自己孩子总是姗姗来迟,究其原因,竟是因为课堂作业没有及时完成,被老师留下来做完才能走。

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够早早的完成课堂作业下课,而自己孩子却总是课堂上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还会因为马虎出现一些错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因为有家长监督,这种情况并不明显,但升入三年级之后,知识量增大难度增加,这种坏习惯就成为了孩子成绩下滑的罪魁祸首。

“超前教育”一定要做好这些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在起跑线上就领先别人,“超前教育”日渐火热,但是依然改变不了孩子成绩下滑的现状。有老师认为,学拼音,学汉字,学英语,学数学……都不如超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阅读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读的懂,积累阅读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有效的预防“三年级现象”,更对他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另一方面,培养孩子细心,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一般家长的常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坐在孩子旁边,一旦发现错误就立刻指出,另一种就是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家长再检查签字。但是这两种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而会让他对家长产生依赖性,更容易出现马虎的情况。

老师建议的做法是,当孩子做完作业让你来签字时,家长首先要问孩子是否已经自己检查过一遍,如果没有价差,那就等他检查之后再签字,家长万万不可代劳。

如果孩子出现成绩突然下滑的现象,希望父母们能够根据孩子平时的表现来帮助分析来“对症下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QqBXmwBUcHTFCnf9c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