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芒来小姐
来源丨三点一弯钩 (ID:sandianyiwangou)
前两天朋友聚会,友人跟我讲了一个他发现女朋友出轨的故事:
友人开车送表哥回家,表哥发现副驾位置被调了,提醒到:你女朋友可能出轨了,最好查一查。
女友昨天开车送闺蜜回家,可能是闺蜜调的啊。
这理由刚说出口,就被表哥驳回。
调座位是一种宣言:我不是外人,我在这车上有控制权。
友人半信半疑,一查女友的开房记录,不幸被表哥说中了:
女友最近一个月的开房史,多得惊人。
快刀斩乱麻,友人迅速跟女友分了手。
在聚会上,他提出了一个,每位被出轨者都会问的问题:
为什么现代人无论男女都爱出轨?
我接触的上百个情感咨询案例里,出轨的案例占了三分之一,被出轨者们跟我的朋友有着一样的疑惑。
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动机,让人舍弃安稳、偷腥上瘾呢?
我该怎样确保另一半不出轨呢?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出轨,是怎么从零变成一,又从一变成无数的。
怎样看出轨=怎样看婚姻
我做调酒师那段时间,熟客中也有出轨者:出轨惯犯、老实人、伪君子、职业小三,也有被出轨者:全职太太。
在酒精的催眠下,他们说了很多心里话。
但无论在什么立场,他们对出轨表现出异常的包容,甚至还有点“合理”。
出轨惯犯:我承认我就是个渣男/渣女,我追求自由,我活得开心,别人怎么想跟我没关系。
老实人:我在家像个孙子一样,要是不通过出轨释放压力,婚姻迟早会崩溃,我也是为了这个家好。
伪君子:出轨这件事一定是双方的问题,怎么能怪我一个人呢?
职业小三:男女之间就是各取所需,我得到我想要的,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谁也没吃亏。
在出轨者的眼里,他们的行为都是合理且正义的。
有的歪曲了自由主义,有的借口情绪发泄,也有破窗理论,还有公平交易法则。
而全职太太的的包容,一样现实:男人在外面拼,难免有几个小三,我已经见怪不怪了,只要他把钱都交给我就行。
发现共同点了吗?没有人打从心底认为,出轨是错误的。
这并不是酒吧里的特有现象。
腾讯的一份涵盖60后到90后的问卷调查显示,55.1%的人曾经婚内出轨,得知伴侣出轨,30.5%的人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65.7%的人则会选择原谅出轨方。
为什么出轨的人那么多,原谅的人也那么多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进入婚姻。
除了“搭伙过日子”的室友心态,在心理层面上,我们有对亲密关系、信任感、舒适度的情感渴求。然而能满足这些渴求的人,不只有伴侣。
因此,一旦自我约束松绑,已婚者容易向外部寻求能满足TA的人。
曾有朋友对我说过一句话:我们的婚姻没有忠诚,不是我出轨就是她出轨,但日子会继续。
出轨不可怕,把出轨当成婚姻必经的过程才可怕。
强道德约束的人很难出轨
如果你有机会和出轨惯犯聊天,你会发现,这是自我意识极强、道德约束感极弱的人。
他们深信世上只有一种人,就是跟他一样的人:精明、自我、个性强、责任感低、喜欢索取、颇有人格魅力。
他们坚信,所有人的价值观都和他一样。
“如果配偶没出轨,那是没找到机会而已。”
“如果配偶有出轨的苗头,那我得赶紧抢在前面出轨。”
“如果配偶十几年如一日对我忠诚,我会感到不安,认为自己就是个烂人,TA早晚会抛弃我。”
这是出轨惯犯深藏在潜意识里的想法,不会说出口。
但是日常行为难以掩饰,我们还是有判断的方法。
1、自恋
异性向TA表达友好,理智层面上,TA知道这只是社交手段,但潜意识里,TA会将这份友好归结为自己的魅力,一整天都洋洋得意。
有自我意识不是什么坏事,普通人多少都有点自恋,单凭这点还不够。
2、缺乏道德约束
道德约束是决定性因素。
对出轨的道德约束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层面的约束感:我有出轨的冲动,这让我感到恶心,即使有机会出轨,我也会克制。
一类是潜意识层面的约束感:我有出轨的冲动,可当我有机会出轨时,难以置信,我竟然恶心得吐了。
就像恐高的人会尽量不站在窗边,出轨会让道德约束感强的人生理不适,TA会下意识掐掉出轨的苗头。
而缺乏道德约束的人,则会乐于暧昧,不断试探异性的底线甚至是冒犯,也不会顾虑伴侣的感受。
出轨者的底层逻辑
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原因,在于出轨者的底层逻辑。
刚才我们提到强道德约束会让人不出轨。
没有了道德约束,出轨者的眼里只剩下加减法。
“出轨的成本极低,但获益极大,简直是绝妙的生活调节剂!”
“我能征服一个新鲜的异性/享受一段甜蜜的关系/拥有一段崭新的生活/参与一次绝妙的性体验。”
“我只需要付出一丁点的罪恶感作为代价,就能得到这一切,划算。”
这就是赌徒心态:
我冒险赢了第一次,那么我就能一直赢。
这个心态难以被说服,即便我们给出轨列举无数个坏处,可赌徒会坚定地认为:你说得对,但我是特别的,我会得到一切,并且不需要付出成本。
过度主观且感性化的判断,使得一次“错误”成了一种“瘾”。
在缺乏道德约束感的基础上,每一次出轨都会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
你看,我又成功出轨了,我多么与众不同啊。下一次还我会继续出轨,继续成功,永远不被发现。
几乎没有一个出轨者会承认这些想法,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包装自己:夫妻生活苦闷/婆媳关系不和/老婆管得太严/小三诱惑太强,等等。
他们甚至甩锅给自己:都是我的错,我是个烂人,我不配得到忠诚。
可是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我是特别的”“我会得到一切”“我永远不会失败”,才是出轨最根本的心理动机。
出轨惯犯认定,天下乌鸦一般黑——人人都有出轨的蠢动,我只是比较诚实罢了。
因此,即使伴侣很幸运地解决了婚姻中的难题,依然难以把出轨者拉出婚外情的黑洞。
要走出黑洞,需要出轨者自身的努力。
找到忠诚者,先从爱自己开始
身处同一个世界,有人出轨成瘾,有人忠贞不渝。
怎样才能找到一个绝不会出轨的恋人?答案在自己身上。
安全感充足、自信、自爱的人,更容易找到忠诚的伴侣。
电影有魅力十足的“坏男人”,和正气凛然的“好男人”,你会被哪一方吸引呢?
如果你内心颇有安全感,自信且自爱,你会发现坏男人满足着你对异性的幻想,可他无法帮助你成为更自信、更有安全感的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我们会被和自己相反的人吸引,所以乖女孩总是爱上坏男人。
可潜意识里,我们始终追求着更加完整、强大的自我。
所以我们爱上的人,即使性格截然相反,内在始终和我们的自我成长水平旗鼓相当。
因此,决定你是否会遭遇出轨的,不是你有没有找到一个绝不会出轨的男人,而是你的自我成长水平,是否成熟到能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
你给自己多大的安全感,你的爱人就会给你多大的安全感。
如果你发现配偶是出轨惯犯,问一问自己:
为什么我会被他低水平的自我发展吸引?
为什么我会沉迷于没有安全感的危险关系?
为什么我对那些强道德约束的异性没有兴趣?
如果你发现自己热衷于出轨,同样问一问自己:
为什么我会认为自己是特别的?
为什么我总是渴望索取?
为什么我无法忍受一对一的亲密关系?
你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答案。
庆幸的是,人是可以自我成长的。
出轨不是婚姻必经的过程,是某些人的成长试错过程;
出轨也不是爱和认同的终极答案,而是自我探索时,一次不靠谱的走歪。
成龙曾说:“出轨是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
或许当他对自我的了解深入到一定程度,会发现:
出轨不是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而是他一个人的错。
人类的进化决定了,我们渴望与同一个人牵手一生。
我们渴望无数次触碰对方的眼皮,从年轻鲜活到垂垂老矣;
我们渴望从对方的灵魂深处,看到自己一路成长过来的痕迹。
我们能给自己多大的安全感,就能从对方身上获得多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