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我们身边的一群普通人,也是万千小家中的父母、儿女、夫妻。
他们是不同岗位上的海关关员,也是坚守战“疫”一线的“国门卫士”。
工作与生活组成了他们的“全世界”。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们暂别亲人,暂别小家的“世界”,走向属于自己的战场,守护大家的“世界”。
在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的时候,缪彧青作为一名“新兵”参与了抗击非典疫情的全程。如今,面对着新型冠状病毒,经过18年卫检岗位“不懈攀登”的他,已经能够带领身边的同志共同执行好船舶登临检疫工作,筑牢口岸防疫的第一道防线。尽管自身的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他还是希望能够通过不懈的攀登和细致的检疫把春天的希望传播出去。
当前,上海浦东机场是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重要口岸,身为虹桥机场海关值机科成员的严俊慧,被转到了浦东机场继续从事登临检疫工作。她住在虹桥机场附近,在来到浦东机场之后,她只能将年幼的孩子交给家人照顾,每次下班回家后,孩子基本上还在睡觉,虽然严俊慧不能经常陪伴孩子,虽然她要依靠长期服用止痛药来压制偏头痛的毛病,但她还是勇敢地直面困难和痛苦,就像当她面对着一驾驾入境航班的时候,依然会“疫”往无前,义无反顾地冲上去。
作为海关大数据云平台的始创成员和骨干力量,通过了解各方面需求,姚颍虹和她所在的团队打通了数据传输的多个节点,解决了数据实时性的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直观数据信息支持,同时探索开发出抵港航班模型,能在半个小时之内分析出飞机上有哪些重点高风险人员,以便现场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做好重点高风险人员的防控工作。在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海量的数据就像是浩荡的江潮,蕴藏惊天,而像姚颍虹一样的这些大数据工作者就像是一群“观潮者”,要从数据的起起伏伏、涨退变化中找寻规律。
樊祥是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他在食品检测工作上始终保持着严谨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经他检测的数据结果,十数年来从未出错过,他用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默默守护着上海人民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他的工匠精神在生活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自从做了爸爸,母亲从老家搬到上海和他同住之后,热爱烹饪的他便更加专心耐心地研究厨艺,只为家人能够乐享美食,乐享生活。
2020年,对于1990年出生的外高桥保税区海关关员王绿绮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她两度穿上防护服,到一线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而这一年,更是她的“三十而立”之年,她决定把父亲在17年前抗击非典的精神传承下来,把打赢这场新的防疫攻坚战作为自己的“而立之礼”。这样一个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着热爱的女孩,却有着旁人不为所知的小秘密:她因为心脏的原因一直在用药物进行着治疗,但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情况而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或许,这就是一名国门卫士,为筑起国门防线,所铸造的强韧之心。
疫情期间,如何以安全又便捷的方式完成企业注册工作是陈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陈吉是松江海关企管科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大胆创新,采用远程视频审核的方式来审核企业现场的情况,并成功应用于数家企业的注册登记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给许多企业的经营发展蒙上了阴影,作为企管人,既要当好监督者,又要当好指路人,需要比平时更能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当好企业们的“大保姆”。
文 图 | 李明威
编辑:常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