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畅达,奔赴城市更美好未来

2023-12-20   大小新闻

原标题:交通畅达,奔赴城市更美好未来

悠远的汽笛,疾驰的高铁,远航的飞机…… 俯瞰港城,每一天都在流动中向着更美好迈进。

今年以来,烟台冲刺万亿之城的步履铿锵,交通运输作为开路先锋一路疾驰:

“海陆空”交通项目以加速度驶来,综合立体大交通振翅欲飞;

货物往来顺畅,运输结构优化,多个“第一”“唯一”花落烟台;

公交线路优化,农村公路畅达,城乡出行更加便捷……

岁序更迭,新程再启。透过交通运输疾驰的步伐,我们遇见了更加美好的烟台。

再提速,综合立体交通网更密集

积雪还未消融的土地上,一列高铁疾驰在胶东半岛。这条铁路线,不仅是一条连接城市的铁道,更是一座桥梁,为沿线地区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希望。

莱荣高铁全线通车运营。

临近年末,交通领域喜事不断:莱荣高铁全线通车运营,项目贯通莱阳、海阳两市,我市南部新添一条高速铁路通道,烟台迈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时代;G18荣乌高速烟威段双向六车道改扩建项目实现主线贯通,实现全市6车道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回望这一年,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始终在同时间赛跑。全年预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95亿元,全力推进主通道、大枢纽建设。

这一年里,“海陆空”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工程投入使用

除了莱荣高铁与G18荣乌高速烟威段之外,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二期建成完工。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工程投入使用,烟台港油品物流体系进一步完善。山海快速路、德润快速路部分路段投入通车,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争取到省交通运输厅和山东高速集团的支持,G206莱州收费站于11月29日零时起终止收费,这是我市撤销的最后一个非高速公路收费站。

这一年里,一批重点项目积蓄起城市发展的强大动能。

荣乌高速烟威段路面摊铺现场

潍烟高铁烟台段完成无砟轨道和铺轨工程;G18荣乌高速烟台枢纽至蓬莱枢纽段双向八车道改扩建项目正在逐步展开大面积施工;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工程完成立项审批和初步设计审查,进度超过预期;烟台南站及动车所项目启动征迁和用地组卷工作;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5个配套泊位基本完工。一批交通强国试点项目蓄势发力,积蓄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这一年,还有更多希望洒向山海间。

着眼长远,我市推动G228城区段改建项目纳入全国路网“十四五”规划大盘子,这意味着市民的出行路将更加通畅。

上下班高峰期,G228城区段时常交通拥堵。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推动G228城区段改建项目纳入全国路网“十四五”规划大盘子,改建项目起于黄渤海新区解宋营村东南的现G228,止于牟平区张格庄西南的现G228,全长约96公里,可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更好的满足芝罘、福山、莱山、牟平、蓬莱、黄渤海、高新等七区协同发展需要,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再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更高效

清晨,随着最后一条缆绳系紧,载有近6000吨罐装LNG的轮船靠泊山东龙口港,这是“液化天然气(LNG)罐式集装箱网络化陆(江)海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后的一艘LNG船舶。

今年,龙口液化天然气(LNG)罐式集装箱网络化陆(江)海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实地验收,被授予“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称号,是今年山东省唯一通过国家验收的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

这一年里,多个“第一”和“唯一”花落烟台,见证着交通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的历程。

港口运输势头强劲。中韩航线时隔三年正式复航。烟台港商品车国际中转位居全国港口首位,世界铝土矿进口第一港地位持续稳固,西港区铝土矿码头入选世界一流专业化码头。烟台港引航站全年引航各类船舶突破万艘大关,有力保障了港口生产。

多式联运加快发展。全市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水铁联运”,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持续增长。烟台作为国家布局的北方最大LNG储运基地,规划LNG接收站配套泊位6个,规模超过2500万吨/年,目前,已启动3个泊位建设和1个泊位前期工作,建成后对周边地区乃至省内外用气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物流降本增效。中欧班列运营线路增至16条,全年预计开行100列,同比增长614%。持续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招远市获评交通运输部“第三批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山东省“第三批客货邮建设样板县”,烟台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两批进入全国示范创建名单的城市。组织推荐交通运输部暖心“司机之家”项目4个,目前我市累计已有12个“司机之家”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项目库,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数据显示,今年1-11 月累计完成 港口货物吞吐量4.52 亿吨,同比增长 5.3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 1.54 亿吨,同比增长 7.17%;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 430.07 万标箱,同比增长 11.97%。

更温暖,城乡出行便捷顺畅

广袤的田野上,一条条农村路纵横交错,将一个个村庄与广阔世界紧紧相连,成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幸福大道。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动公路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建设一批最美农村路,完善快进通道与漫游网络相结合的旅游公路体系,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海阳市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荣获2022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牟平区滨滩线被评为“第三届美丽乡村路”。莱阳莱高线、牟平上殿线、蓬莱艾山旅游通道等一大批农村公路,坚持交旅融合,颜值担当和通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放眼城乡,一条条道路,一辆辆公交,温暖着百姓的出行路。

持续升级公共交通服务。我市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成为全省第二批4个“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之一。市区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9条,开通定制公交46条,市区四级公交线网进一步优化;改建公交站亭约90座,增设电子智能站牌约120座,群众候车环境明显改善;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截止目前,全市完成公交化改造5935个村,改造比例95%;修订完成《烟台市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推进网约车合规化进程。

持续升级公路品质。实施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环境综合整治,改造提升41个城市出入口立交的绿化景观,全市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环境显著改善。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交通出行条件,改造农村公路2135公里。烟台被确定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莱州、龙口分别被确定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县。

谋创新,行业管理服务效能明显提升

手机上点开小程序,便可以了解周边驾校信息,学费第三方托管——我市于9月份开始启用驾驶培训服务平台和“烟台学车”小程序,可以通过小程序进行报名、驾校选择、网签合同、银行资金托管、计时培训、计时监管,更好保护市民权益。

创新,是为了更好服务。

这一年里,交通运输系统审批服务提速增效、便民利企,交通运输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取得实效。全面启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5000多个经营主体、1.5万多名从业人员享受便利;推动“无证明”场景应用,减少驾驶员跑腿30万余次,最大限度实现“减证便民”;推动建立7家道路运输便民服务站,实现车辆年审“一站式”办理,办理各类业务15000余件。推荐龙口、莱阳、招远3个区市被列为第二批信用建设创建试点单位。

这一年里,交通运输行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行业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持续探索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全国在役干线公路基础设施与安全应急数字化试点工作现场会在烟台召开,烟台经验在全国推广。交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项成果列入2023年度省交通运输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占全省成果总数的三分之一;2项研究项目列入省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一项成果获得胶东五市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应用大赛智慧交通研究与应用一等奖。

这一年里,综合执法水平得到提升。会同公安、旅游、海事等部门联合执法,打击超限超载、非法营运和旅游包车、运输船舶等非法违法运输行为近5000起。依托“两客一危”监控平台,强化车辆运营过程管控。依托信用手段,创新监管方式,实现超限治理“联合惩戒”。在道路客运、货运、公交、维修、港航等重点领域开展“运安”行动,督促整改问题隐患1300余个。开展交通枢纽待租秩序专项整治,擦亮城市交通窗口。

岁末,寒潮暴雪袭来,交通运输系统以雪为令,全力完成保通保畅任务。一年来,行业起底式排查整治七大重点领域,深化基层基础保障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培训、港口设施保安演习......“平安交通”基石持续夯实。

强队伍,凝聚干事创业合力

2023年全市大事要事多,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强化交通保障。

迷笛音乐节正值五一假期,全系统顶住客流高峰压力,运力调配、运输安全、文明服务、行业执法、路域环境等环节环环相扣,协调增加运力班次,新开公交接驳线路,交通执法人员24小时一线保障,客运枢纽和音乐会现场交通疏运有序,顺利完成40多万人次输送任务。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成立交通专班,千方百计强化车辆保障,创新思路争取车企赞助新能源商务车,顺利完成3.5万人次与会嘉宾运输任务。

一年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聚焦党建引领和作风建设,锻造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聚焦打造清廉建设标杆城市“交通样本”,推进“十廉”工程。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领导班子带头研讨、开展宣讲,党员干部以学促干、抓好落实。

与时间赛跑,与梦想并肩。向前,对标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烟台样板,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砥砺奋进、实干担当,奋力谱写人民满意交通新篇章!

(记者:杨春娜 唐克 于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