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周刊写过一个真事。
身在武汉的李萍是尿毒症患者,每个星期需定期做透析才能活命。
但因疫情影响,如今医院的设备停了。
她没了救命稻草。
一众病友也是。
记者前去采访,李萍已经很危险了。
病友们只说了一句话:“不做透析,只能等死。”
截图来自:南都周刊
她将何去何从,我们不知。可终归是不幸。
疫情下,生活就是这样艰难。
我们都承载了太多太多。
有人为活着奔波。有人为失业揪心。更有人,随时随地处在生死边缘。
但,黑暗中,总有星辰。
大环境危急时刻,总有些勇士,敢于站出来,成为时代的“英雄”。
浙江83岁的老大爷,听闻疫情严重,毅然拿出10000元老本捐了。
工作人员要记他的名字。
老大爷果断拒绝。“一定要写名字的话,一个知恩者。”
“国家有困难,我就出一份力,不要写我名字,也不要报道我。”
以前是别人帮我,现在我想帮助别人。
还有江苏73岁的奶奶,果断捐出10000元。
村委会深知她的不易,靠捡垃圾维生,婉拒了。
奶奶急得嚎啕大哭。
“救人迫在眉睫,等不了啊。”
80岁重病老奶奶,患脑溢血多年,卧床休养了10年,依旧拿出200元,援助武汉。
还有这位大爷,生活一贫如洗。但还是决定将唯一的贵重物品沙发,送到捐赠处。
太多人,力量虽弱,但只要能贡献一点,就是一点。
因为前方,还有更多人等待救助。
疫情爆发,生活压力猛增。
可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即使压力再大,他们依旧拼着,日夜奋战着。
汶川村民自发组织支援武汉100吨蔬菜,开了36小时的车,一刻也没停。
他们在6辆车上,齐刷刷贴上这么一句话:“汶川感恩你,武汉要雄起!”
“2008年,武汉救了汶川几百人。如今,轮到我们报恩了。”
因为我们是同胞。
是兄弟。
是中国人。
还有云南河口县的村民,也捐赠22吨香蕉送去武汉。
没有汽车,他们就开摩托车。
路很远,但心很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齐齐喊道。
河南的农民大哥也是如此。
连开2天2夜的车,只为快些将泡面和水送到武汉。
自己只要有吃的,绝不会让兄弟饿着。
毕竟,吃饱了,才能继续战斗。
还有湖北热心小哥,以一人之力,每天搬运1000斤蔬菜送到一线医院。
无论团队,还是个人。力量虽弱,但我们都明白,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
我们只有互相伸手,才能挺过危机。
这不是伟大,这是同为中国人的本能。
雷神山医院自放出招聘信息后,附近的黄陂与大冶工人,纷纷请缨,赶往武汉参与修建。
全国都知道,那里最危险。
但,他们不惧。
国难当头,一切靠后。
广东制衣厂的阿姨们,得知一线紧缺物资,千里迢迢赶到工厂,放弃休假,只为能多生产一些防护服。
负责人称,消息放出后,两小时就招满了。
他们还会增加70人。
不是人人都是“最美逆行者”,但有些人,甘愿做“逆行者”背后的守护者。
他们地区不同。方言不同。
但,心意相同。
爱相同。
你我皆凡人,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这艰难之时,我们都渴望多付出一点,哪怕一点,都无怨无悔。
病毒无情,人有情。
平凡人,也有“英雄梦”。
王海明知道妻子即将生产。但在武汉最危急时,他抛下小情小爱,偷偷签了请战书。
结果王海明刚到武汉,儿子就出生了。
视频连线见到儿子那一刻,王海明只说了一句:“辛苦了,媳妇!照顾好自己!”
继而戴好口罩,又上了一线最前列。
妻子无怨无悔:“照顾好孩子,就是我对他最大的助力。”
谁不想陪伴妻儿?
谁不想尽好一个父亲的责任?
但亲爱的人啊,对不起,前方还有更多人,需要我去救治。
内蒙古自治区8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捐出3万元。这是他的全部积蓄。
老人说:“交给最困难的地方。”
同时在纸上写下:“国家富强我分享,国家有难我分担。”
太多人,令我们感动。
太多的故事,令人潸然落泪。
东新分局力峰所拍到,一七旬老人拄着拐杖,一撇一拐走进警局,放下一包裹就走了。
里面不是别的。
正是口罩。
一个年轻姑娘听闻武汉医护人员急缺,马上向领导请战。
“我没有谈恋爱,也没有结婚。如果能够去前线出一点力,我义无反顾。”
有人告诉她,很危险。
她大声说:“我不一样。我是汶川人。”
曾经,汶川承受过全国的恩情,如今,汶川人开始向报答世界。
都说大爱无疆。
这些平凡的感动,令人心潮彭拜。
原来,只要心在一起,再大的恐惧,都会被抚平。
再大的困难,都不算困难。
2020年伊始,我们都太苦了。
仿佛做什么都难。
生意难。
打工难。
挣扎在生存线的你我,更觉得难上加难。
可,只要心存善念,心中有爱,便不会觉得孤独。
你看,寒冬已经过去,春天开始了。
再熬一熬,风景就会盛开。
本文作者:池槿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8D3PnAB3uTiws8K8oy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