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法医,他却能让死者“说话”

2019-10-16     遵义网

陈厅厅

陈厅厅工作照

本报记者 王秦龙

警察这个职业,分多个警种,交警、刑警、巡警……他属于刑警中的一员,但他的工作却很特殊,常常需要和法医一样面对冰冷的尸体和血腥的现场,干着令一般人敬而远之的“脏活”“累活”。 在别人毫无察觉的蛛丝马迹中捕捉疑点,从大量枯燥甚至毫无头绪的线索中抽丝剥茧锁定元凶。

9月20日,遵义市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揭晓隆重举行颁奖仪式。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72名代表荣获第四届遵义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其中,新蒲新区公安分局民警陈厅厅获敬业奉献模范荣誉称号,成为全市公安系统唯一一位当选的人民警察。

陈厅厅,男,现年30岁,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2013年参加公安工作,一直在刑侦大队技术室负责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痕迹检验等工作。从警6年,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受到个人嘉奖1次,2017年6月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现场勘查人员,2017年7月当选遵义市公安机关“十佳公安卫士”,2017年12月当选新蒲新区“新蒲十佳建设者”,2018年1月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现场勘查人员,2019年9月,当选遵义市第四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1 基层刑事技术战线上的新兵

也许是受警匪片的影响,陈厅厅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为实现这一人生梦想,他高中期间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如愿考上了被誉为“警中清华”的中国刑警学院。201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新蒲新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工作。

当时,新蒲新区正处于开发建设初期,百废待兴,到处是一片荒凉。对于刚刚大学毕业的陈厅厅来说,现实与梦想的憧憬相去甚远。一度他想放弃,但由于对公安事业的热爱,最终还是留了下来,成为新蒲公安系统中的一员。

初来乍到,因为所学专业是痕迹检验,专业性强,对其他公安工作知之甚少,特别是面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等基层公安工作经验欠缺。到刑侦大队后,他通过师傅带,主动学,边学边干,边干边学,遇到问题主动请教,不到半年就全面掌握了公安业务技能,得到了领导、同事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2 初战告捷,新警蜕变成“多面手”

2013年至2014年年初,新蒲辖区新修城市道路“三号路”、“五号路”、“七号路”等多处道路路灯电缆线被盗,新区领导要求分局限期破案。

分局党委立马召开会议,决定由分管局长牵头,成立“1.09”专案组,陈厅厅被抽调至专案组。在专案组工作期间,陈厅厅作为新区第一位“痕迹人员”和刚参加工作的新警,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面对各方压力,他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把现场做细做好。

随后,陈厅厅亲自带领两名辅警赶往现场开展勘验检查工作,凭借着大学四年学习的扎实基本理论和全国各地刑侦专家传授的临场勘验检查方法及技巧,对现场进行认真仔细勘查,不留任何死角,努力发现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通过对犯罪现场相关痕迹物证的提取、检验,对作案车辆轮胎花纹的分析,结合辖区交通道路卡口数据进行研判。

经过反复观看,反复处理分析海量的图片和视频,陈厅厅最终在街头一处极不起眼的红绿灯视频中锁定嫌疑车辆,案件至此取得重大突破,为专案组打掉长期盘踞在遵义地区的一个盗割电缆线的犯罪团伙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多年刻苦学习,不断实践,如今的陈厅厅不但成为一名称职的痕迹技术人员,还成了一个“多面手”,掌握了一定的法医知识,已能单独出勘现场。不管是命案,还是其它疑难案件,他在现场工作起来总是得心应手。

3 捍卫法律尊严是他的信念

刑事技术工作,是常人难以体味的一项艰辛工作。作为一名长期坚持在最基层、最前沿的技术民警,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山高路远,只要有案情,陈厅厅一定会闻警而动,哪里有案件现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近年来,随着新蒲新区开发建设速度日益加快,新区面貌日新月异,各种突发案件也逐渐增多。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他用聪明才智、独特眼光、纯熟技能、辛劳汗水,为新蒲百姓主持正义、打击邪恶;保护弱势群体;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法院判罪量刑,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2014年10月底,新蒲新区新舟镇境内一处密林天坑内发现一具无名尸体。他与刑侦大队的民警们步行约两个小时的山路赶赴现场。由于山势险峻,现场人员无法下到谷底接近尸体,陈厅厅当即建言献策,提出游绳下去的办法,并主动请缨,先下去了解尸体基本情况。

由于死者死亡时间与报案时间相隔30余天,表皮已经发绿,伸手接触尸体,腐肉就似烂泥一样垮了下来,恶臭令人作呕,尽管几次差点儿窒息,但他仍然坚持完成尸检和现场勘查。检验结束后,他身上的腐尸恶臭久久难以散去,而他对此却毫不介意。

“刑事案件每一个现场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有可能是侦破案件的关键所在。”对于陈厅厅来说,在现场忘我投入,已经成了他的职业习惯。

4 奋发图强 工作中表现突出

2016年,公安部开展了打击“盗抢骗”案件专项行动,新蒲新区公安分局由于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现场勘验装备欠缺,在2016年4月的全省现勘质量通报中,排名全省倒数第四。这对专门负责此项工作,而且自我要求极高的陈厅厅来说,感觉就像被人当众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从此,他认真学习、研究现场勘查规则,分析吃透现勘质量审核标准,深入到辖区各所调查了解现场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专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得到分局批准实行。在日后的工作中,他克服困难,任劳任怨承担着全局大小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工作和盗抢骗案件现场质量审核工作。

一方面,他以大队为家,坚守岗位,严格按照“有警必接、接警必勘、勘验必细”的要求对待每一个刑事案件现场,哪里有现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与远在偏远山村学校工作的妻子聚少离多,在妻子长达九个月的孕期也很少陪伴;另一方面,他严格按照现场勘验质量考评要求,认真谨慎地对每一起案件进行审核并一一整改,定时到辖区各个派出所对兼职技术员存在的问题进行耐心指导解答。

凭着他这种不甘落后的精神和忘我付出的工作态度,新蒲新区公安分局在全省“盗抢骗”案件现场勘查质量考评工作中取得连续排名全省前十名的成绩,同时在2017、2018年全市刑事技术目标考核工作中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每日奔波于案发第一现场,陈厅厅坦言,这份工作虽然辛苦、枯燥,但是每当案件侦破后,都特别有成就感。“对于我们技术民警来说,可以说是细节决定成败,所以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从事现场勘查工作6年来,陈厅厅从不肯放过案发现场的任何蛛丝马迹,在多起刑事案件的侦破过程中提取到了有力的物证,帮助案件得以侦破。“将嫌疑人绳之以法,给受害群众和家属一个交待,这是我们工作的初衷,也是最终目标。”因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此次获得遵义市第四届道德模范称号,对于他来说,是实至名归。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5eg0m0BMH2_cNUg2-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