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是如何处理他的老婆和女儿的?

2023-01-05   羲和奇谈

原标题: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是如何处理他的老婆和女儿的?

说起清朝最鼎盛的时期,人们都知道是“康乾盛世”,但在这个盛世里却有一个被刻意忽略的帝王,是他用十三年的时间将康熙末年的颓势挽回,又给乾隆创造了最好的为政环境,不夸张地说,没有雍正帝也就不可能有盛世。

雍正帝名声一直不太好的原因,在于康熙和乾隆实行的都是仁政,对臣子都是相对宽容的,而他却过于杀伐决断,对兄弟不仅夺爵、圈禁,还要在人格上进行侮辱;对旧时功臣也是说翻脸就翻脸,就连即位之初立过大功的年羹尧也说杀就杀。

雍正三年十二月,年羹尧以九十二条罪状下狱,其中多罪按律当斩,但雍正念及他“青海之功”,改斩刑为自裁。如果这看不出雍正态度的话,再看看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是如何处理他的老婆和女儿的?

年羹尧的功与过

年羹尧于雍正算是有大功的,尤其在经略西部重地方面。年羹尧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在康熙朝考中进士而进入官场,期间顺利完成了康熙皇帝交付的文和武两个方面的工作,在翰林院任过职,主持过科举考试,出使过朝鲜,也在西北打过胜仗。

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尧外放出任四川巡抚,由于家族所在的旗划归新封的和硕雍亲王属下,他也就成了雍亲王的部下,几年后他的妹妹被指给雍亲王做了侧福晋,二人之间的关系又拉近了一步。就像是康熙帝一步步把他提拔起来,又亲手送到了四皇子的阵营中。

年羹尧在四川主政期间,多次平息叛乱、安抚民心,还对军队布防做了有效改革,并配合完成了入藏平乱部队的探路、军备、以及撤退的保障工作。随后康熙帝提拔他做了四川陕西总督,之后便是他的高光时刻——青海之功的建立。

雍正继位之初,青海台吉罗卜藏丹津策动谋反,纠结了几股势力想要占领整个青海地区,“劫亲王察罕丹津叛,掠青海诸部”(《清史稿》),雍正帝派年羹尧去讨伐,期间还有几个部族起兵响应谋反,都被年羹尧一一击破,最终平定叛乱,将青海地区重新纳入大清的版图。

在平叛和治理西北的过程中,年羹尧立功无数,爵位一升再升,他的所有要求和提议,雍正帝也都痛快答应。但许是军功累积让他变得骄傲,或者皇帝的有求必应让他变得跋扈起来,他开始大肆提拔部众、随意弹劾异己、侵吞收缴财物,甚至有了很多僭越行为。

《清史稿》的原话是:“羹尧才气凌厉,恃上眷遇,师出屡有功,骄纵。”年羹尧奉旨回京,总督李维钧和巡抚范时捷“跪道送迎”,王公大臣们去迎接他,“不为礼”,他回京时经过的路段,要“垫道叠桥,铺面俱令关闭”。这应该是帝后或者皇子出行才能有的规格吧。

雍正帝的“天子一怒”

年羹尧的嚣张跋扈,在朝恨不得将怡亲王和隆科多等皇亲重臣都不放在眼里,在外则是蒙古王公、额驸见他都得下跪行礼,可以说把朝内朝外都得罪了个遍。

所以当雍正帝要处置他的时候,大臣们能列出包括大逆、僭越、狂悖等九十二条罪状。

基于这些罪状,雍正帝作出了最后的处理意见:年羹尧令自尽;父亲年遐龄、哥哥年希尧革职,但免罪;子年富“居心行事,与年羹尧相类”,立斩;其他儿子十五岁以上的,发配边疆充军,十五岁以下的,长到十五照例发配。并且永远不能赦回,不能做官。

年羹尧的妻子,是英亲王阿济格的玄孙女,因为是宗室之女,没有受到牵连,只是遣回了母家。年羹尧还有个女儿,此前因为父亲受宠,与衍圣公孔毓圻的侄子孔传镛订了婚,但还没嫁过去父亲就被处决,这个婚事自然也就作罢。

雍正帝对年羹尧这样处置,其实还是很手下留情的,毕竟在大清朝谋逆罪是会株连九族的。雍正帝一面念着刚刚去世的年贵妃,要对她的父亲和大哥予以宽容。另一方面也确实记着“青海之功”,因为很快他就改了自己的判决,“五年,赦羹尧诸子,交遐龄管束”。

年羹尧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很多人将年羹尧的死归咎于雍正帝的寡情,再结合他对自己几个弟弟的终身圈禁,以此证明雍正皇帝是个滥杀功臣、刻薄寡恩的君主。但难道不是年羹尧一步步辜负了雍正的信任,甚至利用他的信任搞事情,头也不回地一直作死吗?

雍正帝对年羹尧,算得上前期能有多信任,后期就有多失望的代表。西北问题上,雍正帝给了年羹尧绝对的信任,让他能够放手干,凡年羹尧所请他都批,凡是年羹尧推荐升迁的官员他都同意,要粮给粮,要钱给钱,在西北事务上一律参考年羹尧的看法。

但年羹尧是怎么做的呢?仗着皇帝的信任开始结党营私,培植提拔自己亲信;开始瞒报作假,纵容属下冒领军功、瞒报无辜损伤数字;开始放纵家奴作威作福、索贿受贿,肆意欺压地方官员;直至开始蔑视皇权,作出很多超出自己官职范围的举动。

究其原因,还是年羹尧恃宠而骄、咎由自取,跟步他后尘的隆科多一样,都辜负了雍正帝给予的信任。因为跟他俩同处一朝之人,实在不乏被帝王信任并委以重任之后,更加小心谨慎处事和理政,最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殊荣”:

比如怡亲王胤祥,尽心竭力帮助雍正帝治理朝政,最终积劳成疾,重病而逝。雍正帝亲自将他的名字从“允祥”改回“胤祥”,不用避讳皇帝名字,整个清朝只此一例。

再比如张廷玉,雍正帝形容为“义固君臣,情同密友”,临终时留下遗诏让他配享太庙,等到他去世时虽然很不得乾隆皇帝喜欢,还是遵照遗旨得入太庙,成为清朝历史上独一无二配享太庙的文臣及汉臣……

结语:

综上所述,年羹尧的死,并不能说明雍正帝刻薄寡恩,毕竟年羹尧是多项死罪坐实了的。而雍正帝能一直念着他的功劳,不仅处决时对他留有余地,还在几年后赦免了他的儿子们,对这位昔日大功臣来说,雍正帝应该也算得上仁慈和念旧吧。

参考文献:

《清史稿》

《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