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车召回
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
它一方面反映出汽车本身存在问题
一方面也反映出问题被及时发现
车企积极解决问题
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用车安心
自2004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开始实施,正式建立汽车召回制度以来,中国在汽车召回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32次,涉及车辆873万辆,召回数量同比增加29%。近5年来,我国汽车安全召回平均每1.6天发生一次,汽车企业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召回已成为常态。
从召回部件结构看,2021年,因发动机和电子电器部件存在缺陷召回的,占总数量的84%。从缺陷召回原因看,因制造原因召回的,占总召回数量的15%;因设计原因召回的,占总召回数量的85%。
然而,到了2022年,这一召回的数字仍在递增。时报君注意到,光是在1月27日这一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连发5起召回公告,涉及五菱、奥迪、丰田、奇瑞、奔驰5大品牌,共计1534910辆汽车将被召回。
从车型上来看,丰田涉及卡罗拉(参数|图片)和雷凌(参数|图片),五菱涉及五菱宏光S3(参数|图片)、新五菱宏光S(参数|图片),奇瑞涉及艾瑞泽5、瑞虎7,奥迪涉及奥迪Q5L(参数|图片)、奥迪SQ5(进口),奔驰涉及进口和国产的CLA、C级和E级汽车。其中,五菱、奥迪、丰田、奇瑞4品牌召回量皆超过10万辆规模。自主品牌方面,五菱与奇瑞共召回756410辆;合资方面,奥迪、丰田、奔驰则召回778500辆,从规模上看是不分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多模式发展和工业智能化趋势的背景下,新的召回模式开始出现,OTA(汽车远程升级)召回模式在整个国内汽车市场正在被广泛应用,逐渐成为汽车后市场车辆安全改进和服务的重要手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OTA召回涉及缺陷车辆292万辆,占全年总召回量约三分之一。
企业通过OTA升级,对已销售车辆的某些功能和性能进行改进、优化,不仅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召回完成率显著提高。对于车企来说,OTA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能够修复缺陷,而这种召回方式,大部分可在3个月完成90%的升级。
从一天便召回近154万辆车的事件可以看出,随着国内召回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车企愿意花费不菲的金额,解决汽车质量问题。
对消费者而言
从之前的“谈‘召’色变”到现在的“欣然接受”
态度已出现了180度大转变
车主们对汽车召回越来越能理解包容
毕竟对于车主来说
能及时解决问题、勇于承担责任的车企
更值得信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50c1b7ef8cdb87bc510447f388bc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