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地理视野|秋收秋种非洲地下水储量是地表百倍,为何他们不打井取水,而要喝泥巴水?

2023-11-09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原标题:课程资源•地理视野|秋收秋种非洲地下水储量是地表百倍,为何他们不打井取水,而要喝泥巴水?

秋收秋种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也是耕种的好时节

秋收秋种

是我国一年中第三个农业大忙季节

(另外两个分别是春耕春种和“三夏”)

一般从9月中下旬开始至11月上中旬结束

秋收即秋季收获的农作物,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红薯、高粱等。

同一品种作物的收获,从南向北推进。

秋收水稻一般是指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一季稻以及江南和华南地区的晚稻,其中西南地区一季稻在9月成熟,东北地区一季稻在9月中下旬成熟,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成熟收获,而江南和华南地区晚稻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成熟收获。

春播玉米一般在8月到9月下旬成熟,其中南方春播玉米成熟较早,东北、内蒙古、西北和华北春玉米一般在9月中下旬成熟。

夏播玉米则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成熟。

秋收作物中大豆的收获时间是比较严格的。收获过早,籽粒尚未充分成熟,蛋白质和油分含量均低 ;收获太晚,会造成大量炸荚掉粒。因此一般是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收获。

而秋种是在秋季作物收获后,翻耕土地播种冬小麦、油菜等,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新疆、江淮、江汉以及西南地区,油菜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

西北地区东部、新疆和华北的冬小麦,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出苗,黄淮地区冬小麦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播种出苗。南方冬小麦播种时间稍晚,江淮、江汉地区以及四川盆地、贵州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云南在10月中旬至11月播种。

秋播油菜以移栽油菜为主,一般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育苗田里播种,40天至50天左右后移栽田里,也有少部分为直播油菜,直播油菜受前茬作物腾茬早晚的影响,播期比当地移栽油菜晚10天至30天,其中江淮、江汉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江南11月份播种,直播油菜生长至现蕾抽薹,其发育期接近移栽油菜。

目前,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七成,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良好。

从秋种来看,大部秋种区土壤墒情适宜,对冬小麦和油菜的适墒播种有利。各地应抢抓晴天,开展整地降湿工作,确保秋种适时开展。

非洲地下水储量是地表百倍,为何他们不打井取水,而要喝泥巴水?

非洲,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大陆,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文化遗产。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该大陆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却成为了一个持续存在的难题。尽管非洲地下水储量比地表水资源多出数倍,但为何仍有许多地区的人们不得不饮用污浊的水源,甚至不得不饮用泥巴水,而不是利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呢?

这个问题牵涉到众多复杂的因素,从地理环境到社会经济条件,从政治决策到基础设施建设。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背景情况。

首先,非洲大陆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据估计,非洲地下水储量是地表水资源的百倍以上。这些地下水储量分布在各个地区,有着巨大的潜力用于灌溉、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然而,要想将这些地下水资源变为现实的水源,涉及到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地下水的获取和利用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打井、抽水、净化等步骤都需要耗费巨额成本。对于许多非洲国家来说,资金短缺和技术限制是制约地下水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缺乏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使得许多地区难以从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中受益。

其次,地理环境也对地下水的开发造成了影响。非洲大陆地域广阔,地势高低不一,地下水分布不均匀。一些地区可能存在地下水深度较大、水质较差或者地下水回补速度较慢等问题,这使得在这些地区开发地下水变得更加困难。而且,地下水的开采也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以免引发地下水过度开采、地层沉降等问题。

此外,社会经济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下水的利用。贫困、教育水平低、医疗设施不足等问题使得一些地区的居民难以享受到充足的清洁饮用水。在面临日常生存的压力下,人们往往难以将目光投向长期的水资源规划和开发。

政治决策也是影响地下水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在资源分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决策,直接影响着地下水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一些地区可能因为政治不稳定、腐败问题或者政策不当,导致水资源管理混乱,进而影响居民的水源供应。

最后,文化和传统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有些地区的居民可能长期以来习惯于饮用地表水,对于地下水的利用可能存在偏见或者不熟悉。此外,一些地区的居民可能将地下水用于灌溉农田,而不是作为饮用水源,这也导致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分歧。

总结起来,非洲地下水储量丰富,但要想实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克服诸多挑战。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政治决策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因素都相互交织,影响着地下水的利用方式。为了解决非洲地区的水资源问题,需要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