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地理】大学也是分圈子的!扒一扒国内高校的15个圈子,拒绝并入985!这所高校接连错失211、双一流,如今人称“死亡双非”?

2023-12-04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原标题:【大学地理】大学也是分圈子的!扒一扒国内高校的15个圈子,拒绝并入985!这所高校接连错失211、双一流,如今人称“死亡双非”?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人的层次不是由社会阶层和财富决定的,也不是由地域和出生背景决定的。决定一个人层次的是他们的经验、阅历、眼界、价值观、格局、支配时间的方式以及人生的趣味。

由于有了不同的层次,于是便有了不同的圈子,每个圈子里的人都有着那个圈子里独特的群体特征。群体的叠加,使得每个圈子都自带各自的能量场,高层次的圈子自带正能量场,而低层次的圈子则带着暗黑的负能量场。圈子中的人可以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遇到困难和机遇时共进退,这就是圈子的好处。在当前的中国,有3000所高校,自然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联盟,今天升学规划圈就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些重点高校以及各行业之间的圈子和阵营。

“C9常青藤高校联盟”

美国有常春藤联盟、英国有罗素大学集团、澳大利亚有八校集团等,这些都是各国的顶尖高校联盟,而我国的九校联盟(C9)被国际上称为中国的常春藤盟校。

C9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由原985首批重点建设的9所一流大学联合而成。一共包括9所大学,他们是: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C9联盟的作用是为了不断加强深层次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优质办学资源,优势互补,发挥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与引领作用。需要补充的是2014年11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正式参与C9联盟活动。

“华东五校联盟”

华东五校是我国华东地区五所旗鼓相当的高校,其办学实力被认为是北大清华之外的中国顶尖高校。再者,它们的地理位置也非常好,都位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该高校在华东地区和全国都有着极高的认可度!华东五校(高考录取分数线仅次于清华北大,平均分数线位居全国前七),即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是中国东部沿海华东地区长三角经济区五所顶尖高校的统称,这五所高校被公认为是仅次于北京的两所顶尖高校——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之外的中国最顶尖学府,且都位于省会城市,五所高校均为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并均为中国顶尖大学联盟C9联盟(中国常青藤盟校)成员。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航开济、两财一贸六校联盟”

指录取线和实力仅次于华五人的六所高校,北航、南开、同济、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此六所大学一般认为是二档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开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

“中坚九校联盟”

这个是民间说法,在高校报志愿过程中,有九所类型相似,分数比较接近的高校,同时也是中国高校进行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坚力量,所以被称之为中坚九校,他们包括: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厦门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南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需要注意的是中坚九校并不固定,一般是指录取分数线在同一档次的高校,有些年份也会发生变动,但变化幅度不大。

“国防七子”

国防七子又被称为“国防七校”,是指由工信部直属的七所高校,他们实力强劲,是国家重要的国防建设高校,其中这七所高校中,有四所被评为985高校,他们分别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同时另外三所都位列211大学行列,他们分别是: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武汉七校联盟”

地方高校联盟中,做的最好最有名气的就属武汉七校联盟了,他们是由位于武汉地区的七所部属211高校组成,分别是: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在联合办学过程中,他们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相互促进的原则,各自拿出本校特色优势专业联合办学,这七所高校的本科生,可以任选其中一所学校的公共选修课或专业课,可拿双学位,相当于“一张录取通知书,可上七所名校”。这也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实质性参与高校最多、合作范围最广、受益学生最多的一种联合办学模式。

“建筑老八校+新四军”

在土建类学科流传最广的就是建筑老八校,他们是最早开办与建筑有关专业的学校,基础扎实,实力强悍,为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领导所认可,建筑老八校是指: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而当前根据建筑学的排名又提出了建筑学界的新四军”之称,他们分别是: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他们在第三次教育部评估过程中并列第9位。

“六大财经院校”

与上财并肩的院校共5所,分别是: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都是国家211工程院校,都是财经类院校,招收北京理科的平均分数都在650分左右!

1.中央财经大学

2.上海财经大学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4.西南财经大学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6.东北财经大学

“九大师范类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高校,中央直管副部级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高校)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高校)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高校)

陕西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高校)

西南大学 (国家“211”工程高校)

南京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高校)

湖南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高校)

华南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高校)

“两电一邮”

在IT行业,有三所高校实力强悍,无论是BAT三大巨头还是华为京东,到处都可以见到他们校友的身影,他们就是著名的两电一邮,分别是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在陕西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位于首都的北京邮电大学。他们都是我国IT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法学五院四系”

如果你是学习法学相关的专业,那么五院四系一定不会陌生,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律系简称,这几所高校的法律学科在中国法学界具有重要地位。其中五院指的是:

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

西南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前身)

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前身)

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

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前身)

而四系的名气更加大一些,他们分别是:

北京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学院前身)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前身)

武汉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学院前身)

吉林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学院前身)

“四大工学院”

理工科高校哪个好,请往“四大工学院”里面找,这四所高校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四所著名的重点工学院,在1952年院系调整时,是基于国家工业建设需要,同时也为了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国家要大力发展的工科院校, 他们分别是:

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

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

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长安联盟”

为推动高校综合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陕西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新校区在地理位置上毗邻,师生联系广泛,同时各自学科专业优势突出,五校决定成立 “长安联盟”。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农林类院校”

中国“211”农林类大学一共七所,中国农业大学,位居榜首,位列“985”大学行列。其余六所分别是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1、北京林业大学

2、华中农业大学

3、南京农业大学

4、东北农业大学

5、东北林业大学

6、四川农业大学

7、中国农业大学

“医学类院校”

家长和考生往往认为好的医学类高校都包含在那些985高校中,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医学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等等,其实除了这些医学院之外,还有没有被合并进综合类高校的重点医学类高校,今天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医学类高校中非985的重点高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有需要才会有联盟,有联盟就会有圈子,对于圈子而言,有的高校实力增强进去了,有的发展缓慢也可能就掉队了,但终归是对我们的教育是有促进意义的!大家在高考志愿择校时,不妨优先考虑这些行业强校。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20多年前,中国高校掀起了一场“合并潮”。这次合并成就了一些高校,一跃成为985、211;也使一些有明显特色的大学退出了历史舞台。比如强强联合的中南大学,比如合并到川大的大名鼎鼎的华西医科大学。

但就在这合并潮中,也有一所高校可谓“最有骨气”,拒绝985高校伸出的“橄榄枝”,坚持独立发展,如今依旧保持着行业特色

这所高校就是“西南政法大学”,作为“五院四系”中的一员,他在法学界的声望可是一般高校无法比拟的。

因此,很多人觉得可惜,如果西政当初选择合并,现在就不会被冠上“双非”之名,还与“双一流”擦肩而过......

五院四系之一,法学界的黄埔军校!

西政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他的故事要从新中国成立讲起......

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大西南地区开展解放、土改、镇反等运动,干部缺口不断增大,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应运而生,这就是西政的前身

(照片来源:校史馆)

西南革大诞生在重庆远郊化龙桥,由共和国元帅刘伯承担任校长,建校初期就设置了政法系。那时候不仅学习条件艰苦,学习环境还非常危险,需要抵御国民党残存的游兵的威胁。如今已95岁高龄,时任西南革大保卫干部的金生华校友就曾回忆道:

“在公安机关尚未完全建立的当时,学校的保卫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为此,专门在门口安排两名解放军放哨,班部还全部配备了武器,筹建学校的干部宋子祥的床下,还放了一挺轻机枪……”

“在公安机关尚未完全建立的当时,学校的保卫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为此,专门在门口安排两名解放军放哨,班部还全部配备了武器,筹建学校的干部宋子祥的床下,还放了一挺轻机枪……”

就连开学典礼,按金老先生的回忆,也是借用原复旦中学的操场举办的,因为担心会有特务借机袭击会场,四周的山岗上安排了不少岗哨。

但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西南革大在3年时间里初步发展成了一所综合大学;和四川成都、川北、川南、西康、云南、贵州贵阳分校共同培养了各类建设人才近10万人。一批又一批保卫和建设新生政权的革大人,从化龙桥出发,到西南各个有需要的地方去。

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时期,在西南革大政法系的基础上,合并重大、川大、贵大、云大等效的法律院系,组建成了西南政法学院。西政建校之初,选了歌乐山下红岩烈士殉难之地作为校址,希望以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教育青年、培养政法干部。

6年后,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也并入了西政,使学校在身后的法学传统中融入了公安教学的特色。这一时期,西政是中国法学教育中“西南联大”的存在

然而,在过后的20余年里,西政却遭受了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发展步伐被拖慢甚至是停滞。

1971年,西政甚至面临撤销。还好有一群饱受磨难但不愿放弃西政的老先生,一次次的给上级写信,恳求保留学校,“护校运动”也由此诞生。

幸运的是,“护校运动”成功了!在高校停摆的大浪潮中,西政可以“三不动”,即人员、校产物资、图书都不动。相较于当时四分五裂的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等政法院校,西政还保留了“希望的火种”,可待未来的“星星之火”促成“燎原之势”。

西南政法78级:“难以复制的神话”

西政1978级学生、著名学者贺卫方曾言:1978年恰好是西政50年历史的分水岭。此前的25年历尽磨难,凄风苦雨;此后的25年劫后重生,柳暗花明。

“文革”时,西政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师被分开监禁,一位老先生四下打听他们的下落并记了下来。“文革”一结束,老先生就按图索骥,将这些老教师一一找回,西政以最快的速度重建。

1978年,西政是司法部所属全国5所政法院校中惟一一所被列入全国首批重点院校的高校;还因政策照顾,比其他政法院校提前一年恢复招生

顶着“惟一”、“重点”、“最早”、“一半有余”的光环,西政78级可谓“鹤立鸡群”,也异常努力。

他们来到西政前,有人在安徽修水坝、有人在东南沿海的军营站岗、有人在岭南大山里打石、也有人在南昌电子管厂当车间主任......他们年龄不一、职业不一,却在1978年从中国各地齐聚西政,开始他们的大学新生活。

他们在图书馆晨曦诵读,在宿舍挑灯夜战,还有研究生曾挑着大箩筐去图书馆借书;他们墙壁报前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从雷锋精神到全国性的大事件,他们敢于质疑、善于思辨。

曾有人评价西政“新三届”(1978级—1981级)是中国法学教育的成功典范,他们的学术或政治成就对中国法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中高密度地诞生了高级官员、大法官、大检察官、大律师、法学教授与知名学者。

西南政法大学78级留影

去年刚上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的陈文清,就曾于1980-1984年在西政法律系学习。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缩写的《从法学引注看中国法学的现状》中有一个国内法学学者“大名单”,其中近乎一半出身西政,78级又居首位

据统计,西政78级学生中产生了22位副部级以上官员,100余位厅局级以上干部,100余位教授与学者,还有100余位著名律师与商界人士。

法学江湖中流传着一句话:“最高法院一半人是西政的”。西政78级更是被媒体称作是中国的“法界黄埔”,是“不可复制的神话”。

西南政法78级部分代表人物:

神话没落?入选“考研十大死亡双非名单”

西政的“神话”可以说一直延续到了90年代。但后来,随着其他政法院系的崛起,“211工程”的失利,由全国性大学变为地方性大学,西政的辉煌似乎开始落幕了:许多在法学界有影响力的师长离开、在各类排行榜中排名下滑、财力下降、与“双一流”失之交臂......有西政学生将西政比作“一个没落的贵族”。

但“没落的贵族”,首先是“贵族”!

现在最能体现一个学校声望的,除了“985”“211”“双一流”这样的“名头”,就是看每年学校的报考热度了。而西政,近年来在考研人的“十大死亡双非名单”中榜上有名。

这和西政因材施教、学科发展依旧强劲、毕业生无论深造还是就业都备受青睐、校友凝聚力强知名度高等因素密不可分。

现在的西政虽然没有双一流学科,但法学一级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评估结果为A,法学软科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高校法学领域的“领头羊”还是当得上的!

在重点建设法学学科的同时,开设“新闻学+法学”“法学+工商管理”“法学+英语”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西政的新闻传播学院是重庆第一所经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的新闻学院;还在继四川大学之后,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第二个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日常学习中,西政学子还有很多实践的机会。近年来,学生辩论队曾在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大学生辩论赛、全国WTO模拟法庭竞赛等活动中获冠军。在之前热播的《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一季中,其中一名实习生就是从西政毕业。

西政还经常邀请学术大牛到学校开讲座,给学子们“传道受业解惑”;或邀请大法官、大检察官到学校进行社会热点话题和案件讨论。近期的“金开名家讲坛”更是火爆日常,学子们为了在讲座上占一席之位,搭帐篷、撑雨伞、自带小马扎地排队,课室里更是围得水泄不通。

(照片来源:西南政法大学官微)

西政精神中有一条是:自强不息,逆境崛起!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70年前,西政可以艰难建校;文革时,西政可以勇敢复起;未来,西政也必定可以再登“高峰”!

“群山逶迤,两江回环;巍巍学府,屹立西南。自强不息,历创业之维艰;精思睿智,穷学术之浩瀚;博学笃行,育时代之英才。日新月异,志在峰巅;继往开来,吾辈当先;扬西政精神,垂久而传远!”

“群山逶迤,两江回环;巍巍学府,屹立西南。自强不息,历创业之维艰;精思睿智,穷学术之浩瀚;博学笃行,育时代之英才。日新月异,志在峰巅;继往开来,吾辈当先;扬西政精神,垂久而传远!”

西政的校歌,既是对西政历史最好的诠释,也是对西政未来最好的展望。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