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新旧文化思想交融,涌现了很多新女性,而优秀的女作家也随之诞生,有名噪一时的张爱玲,还有我们在教科书中熟悉的冰心、林徽因等历史名人。然而还有一位女作家,是鲁迅最看好的,但是她却抱憾而终,因为还有一本巨著没来得及完成,是什么原因导致她的人生遗憾呢?
这个女作家就是萧红,1911年出生于东北一地主家庭。从小就热爱读书的她,却受到拥有传统思想父亲的阻挠,刚刚中学毕业,她就被家里安排了亲事。然而萧红受过新思想的熏陶,无比渴望自由和新的知识,所以在知道自己不能继续完成学业反而要嫁做人妇的命运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家出走。
可是冲动过后面临的就是残酷的现实,失去了经济来源的萧红,很快就向家里缴械投降。她不得不和自自己的未婚夫在一起。幸运的是,这未婚夫也读过书,并且对萧红很有好感。萧红看他可以依靠,便选择了和他在一起,并告诉未婚夫自己想继续学业的愿望。而未婚夫自然也是答应了萧红的请求。
萧红的未婚夫叫汪恩甲,是当地一地主家的儿子,家境十分优越,所以对于萧红提出的条件能够立马答应。汪恩甲拿着家里的钱资助萧红读书,两人也在一起同居,发生了关系。可是就在萧红怀孕后将产时,汪恩甲却莫名其妙地失踪了。萧红失去了依靠,只能暂住在两人同居的旅店。
接着,萧红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也就是萧军。两人是通过一家报纸认识,萧红通过报纸媒体求救,而萧军就是报社派来解救她的人。两人一来二去,就产生了感情,也是因此,萧红的创作欲望大发,萧军也帮助她认识了很多文坛里的人,萧红的《生死场》就是在认识萧军以后开始撰写的。而《生死场》一书在发表后得到鲁迅先生的赞赏,萧红的创作天赋被给予高度评价。当时的很多文人对于萧红的后续创作都带有很多期盼。
然而萧红的感情问题却产生危机。萧军对待感情没有定数,今天可以对萧红一见倾心,明天就会爱上别的女子,这让萧红十分苦恼。然而拥有大男子主义的萧军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两人多次发生争吵,最后还是分开了。然而感情在失去空缺后,萧红就想拼命填补,于是找到了一位她的书迷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十分肯定萧红的文学才能,这是萧军所没有的。所以萧红在端木蕻良面前,可以感受到被爱,也可以进行创作。萧红和端木蕻良在一起的这一阶段,她的经典著作《呼兰河传》得以完整问世。然而好景不长,两人在一起时遇上战乱,端木蕻良为了逃命,就将萧红托付给一个友人照顾,自己就先走了。
而独自留在异乡的萧红,由于常年奔波在外,染上一身疾病,感觉自己也快离开人世。回忆起这一生,萧红觉得满是遗憾。她在临终前向友人说道:“我本来还想写些东西,可是我知道我就要离开你们了,留着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
而这半部《红楼》就是萧红尚未完成《马伯乐》,这本书的风格一改过去萧红创作的风格,是她的新尝试,然而却没能完成。最后萧红遗憾地离开了人世,辜负了自己的期望,也辜负了众人的期望,而想到原因,也不免觉得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