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幽门螺杆菌(HP),其实大家对此并不陌生,很多人已经知道它和胃有关系。
听到有口臭、有胃肠道不适,很多人会建议说“你要不要去查一查幽门螺杆菌?”
还有人觉得,这个细菌会传染,感染了会得胃癌!
这不,25岁的小芳(化名)一直有胃不舒服,体检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拿到检查结果,小芳和家里人都很紧张,知道它会传染,所以全家都想要一起做个检查。
幽门螺杆菌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感染了就会得胃癌吗?要不要根除呢?
本期BTV养生堂头条专栏特邀,中北京301医院消化科李闻主任,跟你聊聊幽门螺杆菌与胃病。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
我们知道胃会分泌胃酸,胃内的环境是酸性的。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没有任何细菌能够长时间在胃部强酸的环境下生存,认为人体的胃溃疡、胃炎等疾病是因为吃辛辣食品、压力等造成的。
直到80年代初,两位澳大利亚医生,马歇尔和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和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和胃癌的发生也有关。为了证明致病机理,马歇尔还曾喝下含有病菌的溶液,结果造成严重的胃溃疡,并以抗生素治疗成功。
至此,医学界开始改变对胃病的看法。这两位教授也因此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奖。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
世界卫生组织也宣布胃幽门杆菌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质,是第一个被确认可对人类致癌的原核生物。
幽门螺杆菌是怎么引起胃病的?
作为唯一能在胃里生存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是如何引发胃病的呢?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主要在胃壁的保护性粘膜层内生长。在那里,它们很少暴露于胃的高酸环境中。此外,幽门螺杆菌可产生氨,帮助保护自己免遭胃酸侵蚀,并帮助它破坏和穿透黏液层。
幽门螺杆菌通过增加酸分泌,破坏正常的抗胃酸机制,分泌多种毒力因子,如尿素酶、空泡毒素、磷脂酶、亚硝酸类、亚胺类物质等,这些有毒物质能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坏死,破坏黏膜屏障,导致胃炎,进一步形成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诱发胃癌。其中亚胺类物质本身就是致癌剂,所以幽门螺杆菌显得越来越在胃癌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幽门螺杆菌会传染?
幽门螺杆菌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粪-口”传播。
1、“口-口”传播
幽门螺杆菌留在口腔尤其是牙菌斑中,通过唾液传播给其他人。可以通过亲吻或其他亲密接触传播细菌。
2、“粪-口”传播
胃粘膜上的幽门螺杆菌脱落,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如果吃了被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也可能会被感染;如果在便后未彻底洗手,在接触被感染粪便污染的物品(如毛巾)之后接触嘴,也会感染。
那么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一定就会得胃癌吗?
其实,胃癌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外还与,遗传、生活习惯、精神因素等等有关系。
此外,胃癌都有一个进展的过程,从胃黏膜炎症逐步转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最终发展为胃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幽门螺杆菌阳性,要不要根除?
目前我国有40%-50%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活动性是指当前有症状,胃黏膜有损伤,有出血点,糜烂和充血等)。
如果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且没有禁忌的话,目前的共识建议都要进行根除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仅能加速溃疡的愈合,还能明显降低溃疡的复发率。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呢?根除治疗又怎么做?如果已经有胃溃疡、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老胃病,如何防治癌变呢?这些问题在课程中都有详细解答。
我是李闻医生,期待与你在我的《老胃病癌前病变干预指南》指导课中相见!
文章来源于:北京卫视养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