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自然生态|西安市长安区突发山洪泥石流高考中的 “ 云 ”

2023-08-18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原标题:课程资源•自然生态|西安市长安区突发山洪泥石流高考中的 “ 云 ”

西安市长安区突发山洪泥石流

8月11日,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道因短时暴雨引发突发山洪泥石流。作为夏季多发的次生灾害,泥石流往往来势凶猛,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高考题基本上以某地区的某种地理现象或过程为背景考查相关地理知识、能力和素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高考题选取的素材都是比较典型的、有特色的,所以高考题也是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我们选取了部分高考题中的素材,以此为背景给大家介绍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注:我们不是要大家去给学生讲这么多,因为这样永远也讲不完,而是作为科普或拓展来了解)。

今天,我们了解高考题中提到的

下面这组题为2019年全国卷二中的题目,里面提到了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云—积云,那,什么是云?云有哪些类型呢?为什么云不会掉下来?云和雾有什么区别?云和天气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是云彩爱好者,有一本书《云彩收集者》可以了解下)

(2019全国卷二)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6-8题。

6. 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7. 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8. 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解析:

6.C 积云为下垫面为空气对流过程中下垫面的水汽上升凝结而成的。对流过程中有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上升气流处常下沉积云,下沉气流处不易成云,所以积云肯定是间隔状态的,而积云受下垫面影响强烈,大量的水汽上升凝结,所以一般成团块状。

7. D积云出现频率最高,一定是终年盛行上升气流,下垫面水汽多的地区。结合四个选项所对应的气候类型,可确定热带雨林地带积云出现频率最高。

8. A积云为水汽上升过程中温度下降凝结而成,所以近地面气温越低,积云的云底高度就越低。一天中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此时积云的云底高度为低值。

图解真题:

气流上升降温易形成积云,气流下沉升温不易成云。气温高,水汽充足地区上升气流多,更易形成积云。

图解:日出前后气温最低,水汽上升降温凝结的高度最低,积云高度最低。

01

什么是云?

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凝华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

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

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则多余的水汽就液化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华为小冰晶。

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我们所说的云就形成了。

02

云的类型

比较笼统地说,云主要有三种形态:一大团的积云一大片的层云纤维状的卷云。具体来说主要以下十种(表格中文字摘自《气象知识》):

03

云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一是因为云的体积很大(一块普通的云能达到1立方公里),而每个水滴都很小,在无法导致下雨的情况下,云中的水滴一般只有20微米左右,比我们的头发丝直径一半还小。这么小的东西很容易像灰尘一样漂浮在空中,而不是掉下来,这是第一个因素。

二是地面不停上升的水蒸气制造了浮力,让云停在了空中,不过这些上升的水蒸气也会让水滴变大,最终导致下雨。

第三个原因,就是当云形成的时候该区域的空气也就变厚了,它可以吸收到更多的热量让它的温度超过周围的温度,从而也提供更多的浮力。

04

云和雾有什么区别?

云和雾都是水汽凝结现象,本质上是一样的,其主要区别一是高度的差异,云离地面较远,雾是接触到地面的,我们可以形象理解为“雾是趴在地面上的云”,但在山体中我们会看到云接触到了山顶或山腰,我们就称之为云雾;

第二个主要区别是移动性,云一般是移动性较强,雾一般是在静风微风环境下形成的,其移动性较弱。

05

云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云与天气的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指钩卷云,这种云的后面,常有锋面(特别是暖锋)、低压或低压槽移来,预兆着阴雨将临;

“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多出现在低压槽前,表示空气不稳,一般隔8-10小时左右有雷雨降临。

“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云层移动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云所处高度的风向不一致,常发生在锋面或低压附近,所以预示有雨,有时云与地面风向相反,则有“逆风行云,天要变”的说法。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江猪指雨层云下的碎雨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雨层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将来临。有时碎雨云被大风吹到晴天无云的地方,夜间便看到有像江猪的云飘过“银河”也是有雨的先兆。

“棉花云,雨快临”: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灰布云指雨层云,大多由高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续性降水。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这一谚语说明,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鱼鳞天指卷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高层大气层不稳定,如果云层继续降低、增厚,说明本地区已处于低压槽前,很快会下雨或刮风。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鲤鱼斑指透光高积云,往往处在由冷变暖的变性高压气团控制下,云层如果没有继续增厚,短期内仍是晴天。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指太阳落山时,西方地平线下升起一朵城墙似的乌云接住太阳,说明乌云东移,西边阴雨天气系统正在移来,将要下雨。一般来说,如接中云,则当夜有雨;如接高云,则第二天有雨。但如西边的乌云呈条块状或断开,或本地原来就多云,那就不是未来有雨的征兆了。

06

请欣赏一些奇特的云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