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被三星干掉!当年被看衰的台积电,如何逆袭成行业一哥?

2022-03-29   科技真探社

原标题:差点被三星干掉!当年被看衰的台积电,如何逆袭成行业一哥?

从“雷达上一个小点”到“可畏的对手”,张忠谋始终牢记着当年三星带给台积电的切肤之痛。

2015年台积电投资大会上,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公开表示,台积电16nm FinFET工艺进展不顺利,将会输给老对手三星。消息一出,包括苹果、高通在内的大客户,都转向了三星14nm FinFET工艺,台积电迎来“至暗时刻”。

没错,如今被各种喷的三星代工,在当年是如日中天的存在;如今被各种赞许的台积电,在当年也是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落后企业。

科技产业的魅力就在于此,市场格局的变化,可能就发生在朝夕之间。

2012年、2013年、2014年,三星每年的半导体研发投入都达到了同期台积电的几乎两倍,这段时间,也是三星半导体最强势的时期,而帮助三星战胜台积电的关键人物,就是三星在2011年招揽的一位行业大咖:梁孟松。

三星原本就是一家“赌性十足”的企业,没想到,梁孟松比三星还敢赌,他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放弃了20nm制程的研发,直接连跳数级,主持三星开发14nm制程。

虽然这看似是一场不计成本的豪赌,但归根结底,却是梁孟松本人绝对的技术自信。

2014年,三星率先推出14nm制程,靠着领先优势,直接从台积电手中抢走了80%的订单,而梁孟松也就此被台积电视为“头号叛将”。

随即,台积电展开法律大战,迫使梁孟松在2015年离开三星。

说巧不巧,也正是从那时起,三星代工的芯片就出现了性能和能耗方面的问题,并在同一年,引发了iPhone6s的“芯片门”事件,三星代工芯片的市场口碑就此开始下滑。

究其原因,三星半导体的问题症结还是在人才上。

其实从2017年开始,全球围绕韩国半导体人才的争夺就已进入白热化,像是中国企业就为了引进韩国半导体人才,不惜开出数倍薪水挖人;包括即将大举投资半导体建设的美国,也把目光投向了韩国半导体工程师。

人才外流,已成为阻碍韩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于是为了阻止人才外流,韩国在今年2月时被曝光,正在建立国家级芯片工程师数据库,跟踪他们的旅行活动,阻止外国公司挖角。

相比之下,张忠谋对于留住人才就颇有心得,除了给出绝对优渥的福利待遇之外,台积电还做到了让员工相信企业未来发展,更热爱自己工作,注重员工的身心健康。

所以说,半导体产业竞争的本质,仍然是人才的竞争、脑力的竞争。如今三星半导体所遭遇的种种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其根源就是韩国半导体人才困局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