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5月19日,深夜23:36分,郑州某大学的一位副院长,在微信工作群中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把XX和XX拍给我再睡。”
打码的内容自行脑补,大家都猜得到。
过了几分钟,他又发了一条:“被盗号了!刚通过公安朋友找回来!”
内容截图曝光后,大家都怀疑,盗号是假,发错是真。
因为常用微信的人都知道,自己换手机登录还需要短信验证码才行,盗号太不容易。
就算真的盗了,分分钟找回来也是难事。
02
果然,很快就有了后续。
据知情人士称,当事人并没有报警说微信号被盗,而且,警察也不会私下帮人找被盗的微信号,那是没有的事。
当事大学也发布通报称,该副院长已经被停职调查。
有媒体报道说,当事人在接受调查时称,当时谎称微信被盗通过公安朋友找回,是因为害怕,露骨短信是发给其妻的。
03
客观地说,如果信息真的是发给自己老婆的,就算老夫老妻之间还搞这一套有点肉麻,但别人也说不出什么,算不得什么大的违规违纪。
记得有家长曾经在班级群里表达亲密,老师和其他家长都看到了,也只是尴尬几天就过去了。
其实这件事的关键点在于,半夜三更,两口子之间似乎用不着用微信联系。
如果微信不是发给妻子的,发送对象另有其人,事情可能就复杂了。
没有女人平白无故和一个已婚男人如此亲密,身为大学的副院长,如果有婚外情,很容易伴随着违规违纪的事情。
微信到底想发给谁,比微信发错了地方更微妙,这才是最该调查的地方。
04
当然,真相究竟是什么,要以有关部门的调查为准,我们吃瓜群众都是瞎猜,做不得数。
不过,这件事也给我们所有人都提了一个醒。
网络时代的通信方式确实方便快捷,但也太容易“走光”。
古人说,“君子慎独”“不欺暗室”,我们在独处的时候,也要遵守一定的道德标准,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要坚持品德的端正。
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就算有时候不小心把信息发错了地方,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如果做的事情不靠谱,那么就算没有误发,也早晚会出事。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