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以和为贵!(修己、和众、安人)

2019-06-16   笑谈管理

当下,各种各样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满天飞,正如“乱花渐欲迷人眼”,让人不知所从,其实这些管理理念和方法就像武林中的各种门派的武功,虽然形式不一样,但内在的规律和原理是相同的,其根本目的也在于促使企业目标达成。关键是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明确其规律,并按规律办事。

如果只看到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表象,即生硬模仿,后果则会不堪设想。

修己、和众、安人

管理者只有先做到修己,然后才能和众,然后才能安人,也就是管理好别人,安人的基础在于人人自觉,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才可能“大家和合为一”当然,如果不能和众、安人,修己不过是独善其身,谈不上管理。

我国著名管理专家沈菏生先生认为:管理是和众的过程,修己是和众的第一步,修己的具体表现在于促进组织成员的自觉、自律与自主。透过员工的自主,达到人安,发挥和众的效能。安人的目的,在于同心协力,把组织成员的力量汇集起来,产生“和”的品质,达到万事成、万事能的效果,从“和”中所发出的“合力”,才是真正的同心,组织成员好像一家人那样,自然“家和万事成”、“家和万事兴”。

上下同欲者胜

企业管理是为了目标达成,首先要做到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合二为一,和谐一致,上下同欲是一种作用极大的激励方法,企业效益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下有没有共同目标,能不能团结一心、步调一致。上下同欲、上下同心同德,则无往不胜;上下离心离德,则一般散沙,不攻自破。上下同欲是取胜的必备条件,因而各种管理激励手法,都必须要做到上下同欲。

推行员工老板化,企业要创建员工内部创业平台,并制定机制,帮助员工创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企业将员工视为合作伙伴,企业给予员工以施展才能的舞台,赚钱的机会,平台造就精英,而这个平台又被涌现出来的精英不断放大,从而给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力,这个良性的无形资产不断升值的过程,就是企业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

管理专家沈菏生先生认为:内部创业平台是需要有老板的宽广胸怀和强力企图心做基础的,核心是企业的资本和职业经理人的知本结盟,企业资本推动员工知本转化为资本,员工知本推动企业资本不断升值,企业资本和员工知本和谐发展,善之循环,将是企业发展的超强原动力。

执行力的根本在于和谐

首先要明白什么叫执行力?执行力就是确保上下一致的能力,是把企业的目标转化为全体人员行动的能力,是确保每一个人都朝公司希望的方向努力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把目标转化为具体的事和任务,把任务转化为每个人的职责,把每个人职责转化为行为,把行为转化为结果

提高执行力,企业要让员工明白,自己是在为自己而干,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干,要将“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自己要“愿干”是前提

其次要让员工会干,培训学习,建立辅导体系,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专业化素质,提高员工执行技能,将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去,并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加深对技能的理解,创新工作方法,做到学习和工作和谐促进,不断循环提升。

再次要构建人和事和谐的工作秩序,设计任务结构和权力关系、工作职责来协调不同人和不同部门的努力。套用一个管理术语,就是建立组织架构,有这样几个步骤:首先,要清楚哪些是应该做的事或应执行的任务,然后将这些任务分派给相关人员,并明确他们的职责。接着授予每个职位职权,使居于该职位的人可自行执行,或命令他人执行。

建立组织架构的下一个步骤,在于明确各职位彼此间的职权关系,即明确谁该向谁报告,以及身居各职位的人拥有何种职权。如此可确保大家都知道自己的上级是谁,部属是谁,以及他必须服从或行使的职权种类与范围。

科学清晰的组织架构的目的是引导大家同心协力,朝着有效实现团队目标的方向努力。

和谐,流程优化的保障

企业增强执行力,关键是设计优化运营流程,组织运营行为是通过流程来体现的。那么什么是企业流程呢?简单的说,流程是企业创造可以交付客户结果的过程。根据麦克·汉默所著《议题致胜》一书的定义,流程是 “从事相关活动的一个“有组织”团体,“齐心协力”创造一个对顾客有价值的结果”,这个定义所凸显的涵义包括:

1.“有组织”指的是流程设计既具体又清楚,不是靠即兴或运气来执行;“齐心协力”指的是创造出一个有利的和谐合作环境,其中,所有参与流程的人携手为共同的目标合作,视彼此为互助合作者,而非对立者。

2.流程包括了多种活动,而不是只有单一活动,价值的创造有赖所有相关活动的有效执行与整合,只从事任何单一活动是无法获得想要的结果。

3.流程中的所有:活动是相关且有组织的,有其一定的思考逻辑与操作顺序,不能随兴所至地任意而为。

4.流程所包含的所有活动必须朝共同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执行流程不同步骤的同仁必须携手合作围绕在单一目标上,而不是独立地专注在他们个人的任务上。

5.流程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创造顾客价值的手段,企业可以借由有效整合流程的所有活动,凝聚共识,从而创造出顾客所需要的“结果”。

6.流程是“目标取向的”、“以客为尊的”、“综观全局的”、“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及根基于“设计良好的工作方式才能带来企业成功”的信念。

我们可以简单的把流程理解为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多个人员、多个部门、多个活动的有序组合。现在的企业是以部门为基础的,每个部门各有各的职责,也只是关心自己的职责,如果缺少妥善的管理,极易出现,部门利益大于公司利益的现象,为了破除部门主义,让流程顺利运作,不同的工作,须有工作相关的专业人员扮演积极的流程控管角色,为整个流程的顺利运作负起全责,并积极推广流程的重要性,凝聚团队和谐,以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进而使工作活动顺利执行。

因此,专业人员必须设法突破所有流程上的障碍,争取相关部门与个人的配合与合作,确保所有活动是否正常运作,以及随时掌握流程是否顺利达成原先所预期的效果,让流程顺利运作,并顺利达到流程目标。

在和谐管理思想指导下的流程运行,各部门、各个人员的配合不是按照A工作结束、B工作开始式的线性发展,而是各个人员各个环节本着知白守黑的态度,相互融合、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式的发展运行,各部门必须相互关心对方的工作进展,不能光考虑自己的问题,一定要考虑整个公司的问题,找出适当的方法来解决,因此各部门一定要相互了解,建立连系各部门的流程,

企业应当建立这种能够灵活展现连系动作的和谐系统流程。所有成功的企业,其成功的理由之一,即是各部门各部门紧密的和谐的流程。要促使各部门关系和谐,既要强化各部门的个别能力,又要建立能够使各部门连系良好和谐的专门流程。

信任、沟通,和谐管理的实质

实行和谐管理的组织应当以信任为基础,现在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渴望被信任,只要组织充分的对员工给予信任,激发员工的自尊心和成就感,员工自然会尽情的放手一搏,竭诚相报,这就是“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千古典范。

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的功能是通过沟通实现的,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和谐型管理组织内,很多事情都要进行沟通协调,达成共识之后,再照章办事。

以和谐思想进行管理的人,经常以沟通协商代替对立,藉沟通达成和谐,因此,花在沟通协调的时间比较多,而一旦达成一致,就会秉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的精神,很负责地执行所达成的共识。这就是和谐管理的风格,尽可能多一点时间在事前的沟通协调上,以凝聚共识,达成和谐一致,让事务的进展更顺利。

管理是个技术活,无论是压力管理还是激励原则,都需要一套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借此,推荐一款个人成长课,涵盖“运营、 营销、管理、激励、领导力、股权、战略、商业、文案”等,实用落地。

如果感兴趣,请点击下面的"了解更多" 链接,助你2019,变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