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兵
惠农区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办案中心
警务技术三级主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掐指一算,他说做兼职通讯员已有10个年头,回想自己多年来做通讯员的经历,无比感慨,也无比光荣。一方面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肯定,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工作能力,增长了见识。
说到这,小编依稀记得,2014年和李学兵头一次认识,是一起作为宁夏日报的优秀通讯员受到表彰还住在一个房间。他的好学、踏实、谦逊,给小编留下了深刻印象。
谈起9年前连夜追羊的事,他那话语犹如昨天发生的一样。
2010年元旦刚过的一天深夜,正在值班的我接到群众报警称:家里100多只羊被盗,接到报警后,我带领一名协勤到达报警地点,由于农村道路无路灯,加上刮风,能见度低,我和我的战友按照报警人的指引和羊蹄印,一路追赶,直到深夜2点中左右终于在离现场3公里的地方找到了所有羊只。
经过分析,确定羊只是因为傍晚刮风迷路走失。找到羊只的报警人连声感谢我和我的战友的帮助,回到派出所,我一时兴奋,随即将帮助群众找羊的事情写成通讯报道投给《宁夏日报》、《石嘴山日报》等多家媒体,第三天一早,《石嘴山日报》社会版刊发了我的第一篇稿件《民警深夜找羊获赞誉》。
有了第一篇稿件上报,给我巨大的鼓励,我第一次发现,一篇好的稿件必须深入实际,写出感人的故事来宣传公安工作的正能量,通过讲故事的手法来吸引读者。
侦查员的他成了警队“记者”
近年来,他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安新闻宣传工作中,努力做好惠农分局刑侦大队的信息通讯报道,成为了惠农分局刑侦大队撰写新闻信息的骨干。
仅2012年一年,他就在《宁夏日报》、《法治新报》、《新消息报》、《石嘴山日报》等媒体刊发稿件140余篇,不仅超额完成了大队全年的宣传报道任务,还获得了分局的最佳宣传报道奖。
特别是2013年以来,惠农区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高发势头,群众损失大,一时间,群众怨声载道,看到这些,他仔细研究每一起群众被骗的经过发现,许多犯罪分子都会使用不同的诈骗伎俩。
于是,他利用晚上休息时在办公室加班撰写此类稿件,稿件中主要突出犯罪分子惯用的手段和群众的被骗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并且将自己的防范建议及时发给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报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3年6月3日,他的两篇稿件在《宁夏日报》亮相,一篇是《工资放在枕头边 难防宿舍“三只手”》,发在“社会版”,另一篇是《骗子冒充警官检察官电话设套魏女士痛失23万元张女士被骗》刊发在一版,在《宁夏日报》上同时刊发2篇稿件,这在通讯员里是非常少见的。
他认为,只要深入实际,贴近实际,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新型违法犯罪的规律和特点,找出防范的技巧,不断提醒广大居民防范新型违法犯罪,就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真心与民警沟通,宣传公安工作的正能量。
近年来,他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和软实力保障作用,加强对新闻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认真负责任地做好重要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策划和管理工作。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经常深入刑侦工作第一线,全面把握信息资料,为写出各种好的新闻报道作充分预备,同时坚持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找准切入点,着重宣传公安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治安管理。
2013年1月15日,他通过总结惠农区8.05故意杀人案,写出一篇《铁肩担正义 利剑斩恶魔》的案例报道在《中国刑事警察杂志》发表,宣传了分局在侦破复杂命案中作出的艰辛努力。
通过努力,惠农公安分局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多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佳作被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好评。不仅为上级领导指导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也为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稿件背后的付出
是为了让更多的人
看到警徽下的无限荣耀
镜头背后的努力
是为了让更多的人
了解公安民警的奉献和坚守
向每一位幕后工作者,致敬!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tZ2hm4BMH2_cNUgok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