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房看多了,你会发现: 房地产的逻辑经常和我们普通人的常识反着来。
就说供地吧,按我们普通人的想法,那得跟吃酒席上菜一样,先上冷盘垫垫肚子、再上面条给你喂饱,然后才是龙虾鲍鱼大快朵颐。
欸,房地产偏不,总是板块刚一落地,立刻就把龙虾鲍鱼端上来卖。
抱着这个念头,你回头看看瓯海中心区、中央绿轴、滨江CBD,最先卖的是不是一线区府、一线市府、一线绿轴、一线江景地块?
这就导致: 虽然新盘房价越卖越贵,但也越来越没意思, “地段和几年前的盘没得比” 。
但也有例外。
比如说,上周末刚刚惊艳亮相、 地处三江对望滨 江CBD的 “北外滩” ,就堪称温州市场最具看点的地段之一。
板块示意图
援引新闻报道:将投资350亿元,在瓯江北岸打造温州版的“上海北外滩……以“显山露水”、产业植入的规划,切实与滨江CBD形成南北呼应、优势互补……地处瓯江北岸,南望滨江CBD……拥有绝佳的一线江景资源……距离温州市区10分钟车程,规划过江隧道建成后距滨江CBD仅5分钟车程……是温州市主城区范围内唯一可供连片开发的沿江地块……引入高端学校等配套资源。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
产城开发专家金茂牵头打造
光从新闻里看,可以说北外滩是要地段有地段、要江景有江景、要资金有资金、要产业有产业、要配套有配套。
这么好的地段为什么拖到现在才卖,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缺点?如果想买房,这个北外滩到底有没有“搞头”?
抱着这些疑问,小编跨过瓯江,去传说中的北外滩实地探访了一番,为各位读者带来一线报道和解读。
///
一直以来,江景房都是温州人的最爱,但一直到小编亲身住过江景房、亲眼看过一线江景之前,小编的心态都是 “这瓯江黄泥水有什么好看的?” 。
如果你也和小编抱有同样的看法,或许这组航拍图片和视频会改变你的看法。
,时长
01:05
看江景、看江景,其实重点从来不是前面的“江”、而是后面的“景”,要看的,是琼楼玉宇、碧影云天、崇山峻岭共入画卷的美景,是 极目千里、一望无垠、尽收眼底的壮阔观感 。
北外滩的江景,好在两个地方。
第一个,是 “南向看江” 。
温州市面上最受欢迎的户型一直是3朝南、4朝南,客厅、卧室能往南摆绝不往北摆, 南向看江和这种需求是最契合的 。
立体城南看江户型
而 北向看江的户型,往往要被迫把客厅、书房往北放 ,主卧没法挪、只能不看江。
玉锦麟北看江户型
第二个,是 “直面滨江CBD” 。
无论是从规划高度、还是城市区位来看,滨江CBD都胜过北外滩,但在江景这一项上却落于下风。毕竟,看江景不是照镜子,滨江CBD再漂亮,你没法看你自己啊……
不止滨江CBD,同在北岸的立体城等楼盘,也要逊色于东侧的北外滩,它们正对的是滨江CBD的西翼,而不是东翼超高层扎堆的滨江CBD核芯区——老港区。
目前 老港区已经确定在建2座超300米超高层、 华润万象系综合体 ,未来 鹿角湾 还规划4座超160米、2座超200米、1座超350米超高层。
滨江CBD万象系综合体示意图
也就是说,未来站在北外滩往南望,将会看到温州最精华的景观。
///
说完江景,再来说北外滩的整体格局,这方面可就不如江景那样“尽善尽美”了。
总的来说,北外滩的板块格局 “一好一坏” 。
,时长
00:26
好就好在整体格局大面宽、短进深,整个板块都能看江, 未来建成后几乎每幢都是一线江景住宅、一线江景商办楼 。
北外滩实景图
在如今市区一线江景地块近乎绝迹的情况下,这样的板块太宝贵了,确实如新闻所说, 是温州市主城区范围内唯一可供连片开发的沿江地块 。
但坏也就坏在这个 “大面宽、短进深” 上。
说到楼市,我们讲“中心地段”、讲“配套辐射”,什么意思?其实就是找个建筑(比如市政府、万象城)做圆心画一个圆,用这个圆去定义一个楼盘的地段远近和好坏。
那么问题来了, 北外滩这么一个长条形的形状,你怎么“去画这个圆”?
你会发现:无论你怎么画,都注定要辐射到江里、山里去,这里能造房子吗、能住多少人、能赚多少钱?很明显,从地形上来说,无法利益最大化。
这也是为什么,温州沿江的M2地铁规划一发出来就被反对,网友说得好,“沿着江造地铁,你想辐射谁,你要让江里的鱼来坐地铁吗?”。
所以,回到我们在开篇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北外滩这么好的地直到现在才拿出来卖?
原因就在于先天的地形条件,注定了长宽比更合理的西片要首先开发,而江景资源卓越的北外滩,要作为精品地段后续推出。
北外滩实景图
既然都聊到这了,不妨再开开脑洞,说点“政治不正确”的话。
像北外滩这样的地段,一亩地能卖多少钱?地价按约2万/㎡去毛估,那就是差不多1300万/亩。
那么问题来了: 轰平1亩山需要多少钱?几年前听土木人说大致在100万/亩,就算成本拉到300万/亩,应该也有赚头吧?
来源:知乎 / 答主:马前卒
如果能把北外滩北侧的山体炸开,轰出一块长宽比合理的三江大平原出来,整个三江的开发格局都会被改写。
如此,温州或许能在三江追加更多投资,在大平原中央打造市政、文娱、景观中芯,把三江打造成“撤县设区协调发展”的样板,我们熟知的瓯越大桥也或许会选址如今府东路过江隧道的位置,用于连接滨江CBD核芯区。
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咱们温州就是山太多啦!
好了,脑洞就开到这、今天就聊到这,欢迎各位读者关注瓯越楼市,获取更多北外滩的后续新闻、一线消息,我们也会持续为读者带来优质的原创内容,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