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哪些肿瘤增长速度快?其中一定少不了甲状腺癌,16年间增长了20倍,悄悄成为了女性高发癌。
医学发展至今,甲状腺肿瘤的诊疗技术一直在进步,从传统的开放手术到腔镜手术再到微波消融技术,诊疗的伤口越来越小,甚至可以达到“无痕”,恢复也更快,极大提升患者的诊疗质量。
其中,中科甲状腺医院作为甲状腺疾病诊疗的“排头兵”,不断探索诊疗技术上的革新,自2015年扎根成都以后,成为西南地区率先以甲状腺疾病诊疗为中心的专科医院之一,不仅将微波消融技术带进来,还积极探索专科医院的优势发展之路,成为西南地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一支“劲旅”。
本期城市医学名片,“中科甲状腺医院”业务院长罗勇接受成都商报四川名医专访,讲述中科人在诊疗甲状腺疾病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期嘉宾 罗勇
嘉宾简介
副主任医师,成都中科甲状腺医院技术院长,四川省抗癌协会微创治疗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胡龙体名医工作室微创治疗专家组组长。从事医疗工作近20年,先后在北京、郑州、四川等三甲医院任职,从事甲状腺、乳腺等疾病的腔镜、微波消融等微创治疗,成功完成相关手术数千例,拥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先后参与编撰了《甲状腺与甲状旁腺诊治精要》《新编普外科疾病诊治学》,以及在国内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甲状腺微波消融治疗相关论文。
微中更微、精益求精
一针“搞定”癌细胞
微波消融技术经过25年的发展,在我国每年的手术量高达10万例,占世界48%。据罗勇院长介绍微波消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传统的“刀”发展成“针”,借助一种低能量的电磁波,通过微波加热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达到瞬间“烧死”肿瘤的目的。
中科甲状腺医院自2015年来到成都以后,就致力于推广微波消融技术,并成为西南地区较早一批运用该技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医院,在这8年期间积累了上万例疾病案例,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规范化的诊疗流程。
提及为什么选择“微波消融技术”,这一切都来源于患者的需求。罗勇院长说,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女性常见病,针对较小甲状腺肿瘤,传统的手术治疗或者腔镜治疗都会在皮肤表层留下疤痕,很不美观。最重要的是甲状腺被切除后,可能面临着终身服药补充甲状腺激素的困扰。微波消融技术在治疗中用到的“针”,直径仅2mm,落在皮肤上就是一个针眼,基本无痕,简单的手术10-30分钟就能完成,术后第2天即可出院,工作和生活都不会受到影响。
其次,微波消融技术也更加精准,借助超声可以直接看到消融针和肿瘤,只“烧死”病灶部分,而不破坏其他正常甲状腺组织。最后,它的费用也相对低廉,大部分患者都能够承受。
但微波消融术也有具体的适应症,其一是甲状腺良性结节,结节最大径≥2cm,并呈进行性生长,实性部分不小于结节体积的20%;其二是甲状腺微小癌,超声提示单发结节,直径<1cm,没有贴近包膜(与包膜距离>2mm),FNA证实为乳头状癌,颈侧区没有可疑淋巴结转移。
以病种为圆心,以病人为中心
“大专科,小综合”一站式服务
甲状腺是人体中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主要作用是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如果甲状腺出问题,几乎全身都会受到牵连。
针对病种的特色,中科甲状腺医院不断深耕这一领域围绕甲状腺问题打造学科建设,自2020年以来,先后成立核医学科、眼科、中医科、病理科、内分泌科等。
甲亢患者常见并发症包括“突眼病”,由于甲状腺性突眼病理机制复杂,控制难度大,早期容易被忽视,加大了治疗难度。中科甲状腺医院设立眼科的目的,就是希望甲亢患者从诊疗初始阶段就有眼科医生介入,实时监测眼眶情况,避免眼眶病进展的越来越严重。
同时,罗院长也说,针对甲状腺疾病的这一类患者,医院也在不断提升诊疗效率,让方便、快捷贯穿患者诊疗服务的全流程中。在诊疗前会提供专门的导诊服务,诊疗中会有MDT多学科联合诊疗,20余专家服务于一个患者。在诊疗后也会有专业医护人员一对一定期随访,监测各项指标,进行康复护理等,真正实现多对一的全程一站式诊疗服务。
中科未来三板斧
“拉长长板、补齐短板、锻造新板”
说到未来甲状腺疾病的诊疗,罗院长反复提及的是“防大于治”,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迅猛上升,早期发现,治愈效果就更好,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更佳。因此建议在每半年或1年做体检的时候可以顺便加一项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彩超筛查。
对此,中科甲状腺医院的公益行动也一直在路上。2016年在四川省内开展了10000例甲状腺疾病免费筛查及100例贫困甲状腺疑难疾病患者救助大型公益活动。连续参加多届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四川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承办的“点亮一盏灯 照亮一家人”健康知识上高原活动,为高原地区数千人次提供了甲状腺健康的筛查、义诊服务。
未来中科甲状腺医院的发展是要“拉长长板,补齐短板、锻造新板”。其一是,更精准化发展超微创诊疗技术,不断优化诊疗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造福更多甲状腺疾病患者。
其二是,要加快和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等地三甲医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以及密切的学术交流,目前已经与成都市第一、第三、第六人民医院以及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等建立了“双向转诊”关系,未来还会与他们建立更深度的合作,比如,共享数据库的打造等。
其三是,在科研创新上不断加大力度,能够在原有的技术上实现创新性发展,并积极应用与临床,让患者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四川名医编辑:刘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