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曹魏,号称是三国当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他的国家军队实力到底是如何呢?我们如果想要评定他的军事实力,就绕不开他的军队数目,曹魏一共有可以“调动”的军队数目到底有多少呢?
这说的很清楚,是可以调动的,不能正常调动的军队,不能算,为什么要特地敲了这么一句话呢?
因为曹魏时代,特别是曹操时代,有大量的军队是不能够正常使用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曹操时代有一项特别的政策,说实话,当时曹操刚制定这个政策的时候,是为了安抚百姓安抚战乱不休的士兵,同时也为自己日记窘迫的财政和粮草方面做出一定贡献,但是到了后期,这个政策却变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麻烦,它使得大量的军队沦为不能调动的国家农奴,反而成了国家的负担。
说到这里可能就有很多人很清楚了,它就是曹操著名的屯田政策,这种政策号称养兵百万,而不费一豪。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这么搞,很容易让军队实力大幅度下滑,变成了只为国家种田的普通国家农奴,根本就不是军队,更不要谈得上是可以调动的国家军队了。
我们只需要通过查阅资料,找到曹魏的户口,户籍数目,按照封建时代的编户齐名,我们就可以推测到他真正能够拥有有战斗力的军队是多少?毕竟古代的征兵政策往往是固定的,一个脱产的全副武装受过完整训练的兵士至少需要10名百姓前来供养,稍微低于这个数字都能接受但也接近极限,基本上这样就可以说是个高度军事化的社会了。
通过查阅资料,(从账面户口来看,魏国有52万户),按照一户8人推算,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那就是魏国在册人口大约是四百余万,因此,我们推测曹魏的军事实力应该有40万人,但是,由于有屯田针对的存在,我们一定需要将屯田军队进行减去。
对于曹魏来讲,它的地理环境其实不是特别的好。作为一个中原王朝,西部南部要同时抵御蜀、吴这两个割据政权,北方还有刚刚崛起的许多游牧民族,比如匈奴鲜卑,西方有从东汉年间一直延续到三国时期的百年羌扰,东北有公孙虎视眈眈。
因此,在这四个方位都需要有大量军队长时间保持机动,所以大量可动军队应该都维持在这四个地区的边关,中原腹心一定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队——全部都是农奴。
先分析吴国边境,寿春司马孚曾与吴军诸葛恪围绕合肥进行过一次较量,该战司马孚出动了20万军队,这20万军队却只敢尾随不敢交战,最后带到吴国军队自己疲惫,自己撤退,整个过程徐徐目送,结合之后寿春属于屯粮要地,所以所谓的20万军队,可能是20万屯田农奴,按照之前的十户抽一丁算,所以可以得知曹魏可调动军队在吴国边关范围的可调动军队应该是只有2到3万。
下面是蜀国,对于蜀国,曹魏一向是严防死守。尤其是诸葛亮还活着的时候,针对于诸葛亮的多次北伐,曹魏是每一次都几乎倾全国之兵,没有一次疏忽大意的。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帝曰:“亮阻山为固,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大家看好了啊,第一弛一张口就是五万步骑;等到诸葛亮出山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帝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第二次三万南北军士加上武卫、虎贲,怎么算也不会低于之前的五万人。
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的时候,被诸葛亮搞烦的大臣司马孚上奏说:“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又以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啥意思呢?其实就是说每次诸葛亮跑过来的时候,边境的五六万常备军队根本挡不住,应该再加两万五千人。
我们直接再看第四、五次诸葛亮北伐,“天子遣征蜀护军秦朗督步骑二万,受帝节度。”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魏国又忙着从中央的中军增兵边关了。
顺便再来说说这几次的结果——曹魏在蜀魏战线上被蜀汉反复压着打,丢掉了武都阴平两郡之地,司马懿更是被诸葛亮打出来甲首三千的战绩。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加法,吴魏边境有两万人、蜀魏边境要七万五接近八万人,这么一来两个地方加起来就直接扯掉了曹魏总兵力的四分之一,这十万人是固定的,绝对的战斗军队。
在考虑到当年司马孚和诸葛恪交战时期的二十多万的屯田部队,再加上中原还有大量的屯田部队,保守估计是七到八万,那这么一来,军队总数似乎就剩下几万了,考虑到曹魏还有其他防范方位少数民族的军队,三个方向进行分摊后似乎也非常合理。毕竟三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战斗力是被中原王朝死死压制。
所以说,在我们的分析下,最后的曹魏一共的可以调动的军队数量应该在十几万左右。为了检验真理,我们再来复查一下这个结论是否合理公正。
由于晋朝继承了曹魏的江山,我们可以直接进行查询晋朝历史书。据《晋书》记载,西晋篡位之前司马昭伐蜀都只动用了十五六万的兵力,就已经在那边喊倾举国之力了,而西晋建立后的初期,由于行政费开支很大,所以削减军费,裁撤了大量军队。
这个时候,作为中央常备军维持大概在十万人左右,八王之乱的时候东海王作乱,甚至拉出来了雍凉地区的大量后备武装,最后也是勉勉强强最多拉出来了不到十五万人左右,输的一塌糊涂。统一的晋朝都是这样,那么当时的曹魏在十几万这个范围内,应该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