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崩盘了,这是一个令人难过的消息。记得前几天,我们还说,这是重点推荐的影片。在上映前,市场也给予这部年度第二部“科幻电影”较大的期望,首映日排片占比达到33.5%。然而,上映仅仅5个小时,豆瓣评分3.7分。随后口碑持续崩塌,截至如今,豆瓣评分下降为3.3分。有人给出“这部电影把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关上了”这样犀利的评价。
导演滕华涛在全民批评的舆论中,发微博致歉。
记者特地去豆瓣看了,66017条短评,69%的差评。发现网友诟病的基本无关演员、无关特效,而是故事本身以及影片的细节之处。
记者不由得想起了《阿修罗》,上映仅三天就在观众一边倒的骂声中紧急撤档,仅仅斩获5000万票房。外媒更是评论《阿修罗》“一败涂地”,并将其归结为中国电影的失败。
记者无心拿两者比较,有些评论虽然也有些言过其实,但就电影本身来讲,无疑是有“失败”之处的。片方的目标都是宏大的,奔着好莱坞A级标准去的,想为民族电影争一口气。从前期筹备到拍摄、制作,都付出了努力。只是片方忘了一件事:现阶段的观众对内容需求要远远大于华丽的特效以及流量IP。
壹
哪吒有多火,观众就有多缺好故事
可惜,先前寄予厚望的《上海堡垒》未能超越《哪吒》,撇开IP因素不谈,《上海堡垒》在“讲故事”的手法上是差了一截。
一个好的故事,必然经得起推敲,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哪吒》的火不是偶然,撇开是否“封神原作相符”的因素,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好故事。比如:哪吒不再是一个顽劣的恶童,他的一切叛逆都在电影中找到了原因:魔丸的控制、百姓的排斥、结界的束缚、没有父母陪伴的孤单、同龄孩子的欺负等等,哪吒的恶劣行迹都变得有逻辑了起来,并非是哪吒天性顽劣,而是环境改变了一个孩子;又比如在这部电影中让人耳目一新的除了哪吒还有“太乙真人”,骑着猪喝着酒,说着一口流利的“川普”,但这并非片方为了吸引眼球随意安排,而是确有其事。据考察,“太乙真人”祖籍确实是四川绵阳……诸如此类的细节,电影中有很多。
(图片来源:豆瓣)
更难能可贵的是,观众都看出了故事更深层面的意义。有人读出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有人悟出了“现代化的家庭教育观”;也有人感受到了“环境对人性的重要影响”,比如哪吒一出生的本性就是“恶”,那么“恶”能不能在亲情和爱的感召下变成“善”?相反,敖丙出生就是“善”,但由于他生存的环境、耳濡目染,心灵本是纯善的他,也会作恶。这不就是电影作为精神世界的产物所要赋予观众的意义么?
而以上正是《上海堡垒》所缺失的。借用某一网友的评论:打外星人只是表象,本质仍然是霸道女总裁爱上我的故事。都世界末日了,男主角还可以休假,还忙着谈情说爱,上战场前最后一件事竟然是给司令官表白。这都什么年代了,他还发短信,而且短信还发送失败了。还有面馆、宿舍、汽车、电脑……通通是现代的科技水平。外星人入侵地球,上海竟然成了唯一的希望,完全不交代其它国家在干嘛。
这恰恰都说明了《上海堡垒》缺乏故事的逻辑性以及在细节的处理上不够严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贰
商业与艺术,缺一不可
前期有多期待《上海堡垒》,后期就往往骂得越狠,正所谓希望越高,失望越大。也许,对于刚刚迈出科幻电影步伐的电影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与一些鼓励。记者朋友圈中还是有很多电影人为这部电影“打气”的:
《上海堡垒》没有评分那么差,特效也不比《流浪地球》差,只是故事节奏欠缺一点;
请给中国科幻电影一点支持和包容;
不要给评分误导了,影片还是不错的;
这种涉及到未来战争的电影本来就很难拍,光晕电影版至今难产就是例子;
……
是的,这种涉及未来战争的电影本来就很难拍。然而,市场是残酷的,观众不认可,影院就算再有情怀,也不可能给与很高的排片量。流量IP+热门题材+声势十足的宣发,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上,现代电影缺的更多的是后者。
在这一点上,也许我们应该多学学那些老一辈的大师。中国电影公认的有两座高峰,一个是《活着》,一个是《霸王别姬》,编剧都是同一个人——芦苇。芦苇说如果找他改编剧本,可以提意见,有问题可以商量着修改,但剧本一个字也不许碰。在这样的境界下,创作出了比原作还精彩的故事。后来,有着“中国第一编剧”之称的芦苇依然在他艺术世界里陶醉,追求作品的高度、历史性、真实性,而那些名导们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至于干脆自己写剧本。《白鹿原》就是一个例子,芦苇花五年时间写了七稿,临到开拍,王全安把芦苇的剧本否了,自己花16天时间写了一个新的。还有电影大师吴天明,《百鸟朝凤》到了发行环节时,大多数发行公司的意见是:“这片子拍得很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卖。”后来是方励的惊天一跪,求得了排片。当然,影片本身也质量过硬,才有了票房上的成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商业性,是老一辈艺术大师们所欠缺的东西。而现代电影恰恰相反,缺的是老一辈艺术家的“初心”。商业和艺术,缺一不可,谁能做到有机结合,谁就能脱颖而出。
《上海堡垒》作为电影,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被遗忘,那些批评也会渐渐淡化,但导演滕华涛的道歉或许会被人们记得更久。导演已经启动了他的反思之旅,也必然将会从中受益,这是值得电影人学习的。记者相信,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不会因为哪部电影而关上,但唯有讲好故事,中国电影的路才会越走越远。
想要了解更多电影方面资讯详情,搜索作者微信公众号“艾维电影”或者微信号film186”!精彩内容与你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