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所在地
空港枢纽是双流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
为加快推动
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建设成型成势
双流积极在航空经济产业功能区
推进“局区合一”体制机制改革
只找一个人只进一道门
“企业保姆”为你提供“一条龙”服务
“保姆式”服务让企业不走“冤枉路”
顺丰四川分拨中心产业园项目占地200亩,建成后将承接顺丰全货机及散航安检打板操作、西南地区及四川省各类快件集散等功能,为西南电商客户提供仓储、订单处理服务及园区电商企业办公、生活配套服务。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有望在两三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我们上周三提交了办理施工许可证的相关资料,预计本周内能够取证,较以往办证时间减少了20天左右,这为项目加快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五冶顺丰项目负责人甘彬介绍说。
谈及办理流程提速如此之快的原因,甘彬认为,这是双流推行“局区合一”、实行“保姆式”服务带来的明显变化,让企业免走“冤枉路”。“区航空经济局为我们指派了定点服务人员,这是我从业以来首次遇到这样的服务方式。”甘彬告诉记者,项目建设涉及的任何事项,企业只需做好自身准备工作,剩下的办理流程便由定点服务人员协调园区服务科解决,真正做到了办事不出园区。
区航空经济局功能区建设部部长李佳春便是甘彬口中的定点服务人员之一 ,不过他更认同自己“企业保姆”这个身份。“我们采取‘企业包联制’方式,主动上门服务定点联系企业。”李佳春介绍说,企业只需提出诉求、准备相关资料,事项办理的全流程全部由“企业保姆”来执行,确保企业办事只找一个人、只进一道门。
作为双流航空经济的牵头主抓部门,区航空经济局推进“局区合一”的质效,更大程度上影响着双流航空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区航空经济局党组成员,航枢委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蒲钊胜表示,“局区合一”体制机制改革中,结合自贸改革、机构改革将航空经济局、自贸局、航枢委、综保区管委会相关人员进行了统一整合,班子成员拉通分工使用,并采取大部室制,实施竞争上岗,根据人员的能力水平、业务素质重新分工。选派懂业务、肯吃苦、精明强干的人员充实到园区服务科,强化服务企业一线的能力。同时,积极提高“职能局”派驻人员的融入度,同区航空经济局的人员一道,采取靠前服务、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的形式,全力解决园区企业的问题和诉求,坚决确保企业办事不出园区。
职能下沉带来全生命周期服务
作为新兴的航空经济产业功能区,有许多新的规划建设内容。此前,每推进一个项目,都需要报规自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然后请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一起推进,不仅协调麻烦,而且政出多门,推进效率大打折扣。“局区合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以来,区规自局、区生态环境局和区住建交局3个“职能局”将职能下沉园区,成立了园区服务科,零距离服务企业。
“去年11月我们被派驻到园区后,原来局上的办公室就撤销了,全员搬迁到园区服务科办公。”区规自局派驻航空经济区园区服务科科长张明说,办公地点的改变也带来了服务方式的转变,与园区工作人员组队上门走访企业,提供从企业项目选址到建成投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成为他和园区服务科同事们的工作常态。同时,凡是涉及区规自局的工作,也均由园区服务科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避免企业办事跑多个科室。
“现在职能局园区服务科直接派驻到功能区管委会,不需要到处协调,大家一块就推进了,项目建设速度也得到了有效保障。”蒲钊胜说。
以改革的红利反哺航空经济发展
点燃了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航空产业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来源:空港融媒 记者:唐静 赵飞 编辑:李丹 审核:周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