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丽江市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
摩梭人于13岁就视为成年,女性行穿裙礼,男性行穿裤礼。
未行成人礼的儿童一律以麻布长衫遮身,成年后男女衣饰就有所不同。
成年后即有资格走婚,但一般在16岁后才开始走婚,不少摩梭女男更推迟至20岁后才首次走婚。
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女性和男性均不结婚,除非是家族需要女性继后或男性劳动力才会娶妻或招婿。
青年女男日间多为集体活动,透过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达心意,具有感情基础后,二人均同意,可以进行“走婚”。走婚时,男方只能在入夜后偷偷潜入(摩梭人称为“摩入”)女方“花楼”(即女方房间),与女方同床后,天亮之前离开(“梭出”)。
在很多地方,有车有房有彩礼才可以娶到妻子。
但是对于摩梭人来讲并非如此的,这种走婚只依赖感情,与经济等一切外界条件均无关。
走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抚养,男方不需负担,但父亲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亲子关系。
白天男女双方在自己家生活,只有晚上才会住在一起,所以这样的相处方式就少了令中国女人最头疼的婆媳关系,家庭矛盾。
摩梭人以生女孩为荣。
在每个母系家庭中由一个最能干、 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妇女安排生产、生活,保管财产, 称"依杜达布"或"达布",。
她是母系家庭的一家之长,负责一切内外事务,"达布"往往是自然产生的,不须经过任何选举或仪式。
家庭成员都绝对服从达布的安排,母系家庭中的成年男性一般以舅舅的身份和名义进行活动,他们尽力协助"达",参加全家的一切活动,抚养姐妹的子女,共同维系母系大家庭。
当他们年老的时候,就由他们姐妹的子女照顾,由于共同的生活和劳作,他们与姐妹的子女之间的关系比其生父的关系更为密切和特殊。
在摩梭母系家庭中,只有"同一根"(同一母系血缘)的母系成员是亲人,包括母亲、女儿、儿子、舅舅等,"父亲","妻子"等都是外人。
摩梭母系家庭中摩梭女人享受着高度的自主空间, 男人也轻松无压力, 摩梭母系家庭文化体现了"重女不轻男"的母系文化思维。
各位朋友,大家有没有觉得摩梭人这种传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