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慢慢长大,很多的事情需要他自己来负责,也就是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需要掌握自我管理的能力。然而这时候很多家长困扰的就是孩子自控力很差,学习,生活都不能很好地自觉自律管理好。
那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说的就是自控力。
斯坦福大学Walter Mischel博士发现,那些能够克制自己不吃第一块棉花糖、等待第二块棉花糖时间长的孩子,学业成绩明显超过了等待时间短的孩子。他们SAT的分数平均高出210分。除此之外,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例如更强的社交能力、更高的体质指数等等。
刨除学业、事业成就,只看生活中的小事,也很容易发现,缺乏自控力的人往往深陷肥胖的泥潭,一边呼着减肥的口号、一边啃着奶油蛋糕;常常刷着朋友圈、熬着无聊的夜,然后第二天满身疲惫地去上班.......
自控力,关乎方方面面,能影响我们的一生,甚至超越智商。
首先我们要知道自控力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
其实,自控力,这东西,我们天生就有。
自控力(意志力),简单地说,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
我们说了解一个事物的最好方法呢,是穿过现象,看它的本质,同时能再找出他的弱点,这样的就比较容易控制他。那自控力的本质是什么呢?
培养自控力就是培养好习惯
自控力的本质其实就是习惯,所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本质上来讲,就是要培养孩子一个好的习惯。那习惯分为,比较表层的行为习惯和比较深层的思维习惯。我们大家平时注意培养的都是孩子表层的行为习惯,比如说饭前洗手,放学要写作业等等。那是自控力不好的孩子,通常是因为没有好的思维习惯。
那什么是思维习惯呢?
比如说您会在快车道上遛狗吗?您会知法犯法吗?父母打我们,我们可以去打父母吗?答案是不可以,这就是我们的思维习惯。
如果说一个孩子从小就被教育:你迟到的后果跟你违反法律的后果一样的严肃、严重,那么这个孩子在“准时”这件事上,就不会有自控力的问题。
同样的道理,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的问题,这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对人的最起码的尊重的思维习惯。小金很小的时候我就教他一个道理,有人在跟你讲话的时候,你必须要表现出对这个人的尊重,表现的方式就是集中注意力去听。孩子听老师上课就是这个道理,你坐在教室里就要给讲台上那个人最起码的尊重。
这就是你的思维习惯,决定你的行为习惯,决定了你的自控力。
所以如果说孩子某一方面的自控力表现的非常差,我们要从他的行为表象挖出来他的思维习惯上的问题,是他完全没有,还是说需要加强。
利用自控力的弱点达到目标
那知道自控力的本质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自控力的弱点,那当下对自控力弱点运用的非常好的一个项目就是游戏。
游戏的设计原理,是让人在短时间内达到甚至超过他的预期效果,同时遵循一个失败率15%的黄金法则。所以任何一个事情,只要我们把时间,结果反馈和失败率控制好,都会让人难以自拔。
拿孩子写作业这个事儿来说,很多人说,不知道他在那磨叽啥。那我们就遵循游戏的原理把写作业给重新设计一下:
第一,时间。
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是不同的。首先您要知道您的孩子注意力的舒适长度是多久?
心理学家观察、研究后,得到了下面的统计数据: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持续时间为:
56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
7-10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20分钟;
10-12岁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25-30分钟;
12岁以上能超过30分钟。()
这里有一组孩子年龄段和注意力的数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进行调整。如果说是35分钟,那么写两个小时的作业,每隔35分钟一定要让孩子休息一下,这是孩子的生理需求。休息的时候不要让孩子去看书,看电视玩游戏,这是无效休息。让孩子做一些看起来无所事事的活动,比如说整理一下房间,倒个垃圾,和狗玩一会儿。
第二,及时正向的反馈。
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需要我们的鼓励的,这就跟打游戏需要奖励一样。我们要及时认真的去鼓励孩子,“你好棒”是无效鼓励,我们要鼓励的很具体,比如说,你的字写得很工整,你的这道题解题思路很巧妙,你比昨天完成作业快了15分钟。
第三,15%的错误率
作业的内容的确是由学校和老师来控制的,但是大脑意识里的错误率是由我们家长来控制的。作业的对错不是我们家长重点关注的,而是当孩子完成一天的任务,尤其是那些明显在努力的孩子,我们要关注他的付出和变化,一定要给孩子一个肯定。“我知道你很努力,和昨天相比。我觉得你进步了很多呢。”让孩子更多的关注自己做的好的,并且为自己的努力自豪和骄傲,从而建立自信,进一步的积极变好,减少错误。
一种容易达成目标的思维方式
我们要培养孩子一种思维方式,就是“我想要”,而不是“我不要”。比如说你开车去某地,你集中精力去想“安全的,到达某地。”和集中精力去想“天啊,可不要出车祸”,这两种心态给你的心理和身体带来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因为大脑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引导。爱磨叽的孩子,你让他集中精力去想“我上学一定不要迟到”和集中精力去想“我不要系鞋带儿这么慢”,这些小事情的小想法累积出来的结果一定是有大的偏差。
自控力和减肥一样,是一个终生的事业。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一些时间,与结果相比,孩子有自控力的意识,最重要。毕竟这是一个一生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