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这一首《龙的传人》,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歌曲,它的旋律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也流淌在每一个海外游子思念故土的心中。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1985年的春晚上首次演唱这首歌的人,却是一位身在异乡仍心怀祖国的美籍华人,他的名字,叫黄锦波。
一个家境优渥的富家子弟,年幼却突遭变故,历经波折后,他远渡重洋,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市长。
在1998年我国南部地区特大洪灾发生时,黄锦波抛下安逸的生活,只留下一封遗书,就奋不顾身回到祖国,毅然决然奔赴抗洪第一线。这位华裔市长究竟还有哪些为人称道的的传奇过往?
黄锦波
历尽磨难的少年
梁启超曾说过,“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这一点在黄锦波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黄锦波的少年时代,非常贫寒困苦。黄锦波在香港出生,祖先原是广东人,因为父亲加入美国国籍的缘故,黄锦波顺理成章的也有了美国国籍。
幼年时原本家境优渥,但命运却给他的童年上了一道苦难的枷锁。
在黄锦波五岁的那年,他的父亲意外去世,家庭的重担自此全部压在母亲一人身上。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家里的长子,黄锦波尽可能地承担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不仅如此,为了减轻经济压力,初中辍学后,他立刻开始打工补贴家用。
黄锦波
过早地接触社会,让黄锦波从逆境中找到光亮,他没有逃避苦难,而是挺起身来,不畏艰险的向命运挑战。正是在打工中,经过朋友的介绍,他接触到了在剧组打下手的活计。
彼时,香港的电影事业如日中天,这也促使黄锦波萌生出了演员梦。
为了追逐梦想,黄锦波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收拾行囊去美国,到好莱坞追求自己的梦想。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还是不会后悔做出的这个决定。因为如果没有当时的决心,就不会有现在的我。”时隔多年之后,黄锦波接受采访时,对当时做的决定仍然表示从未后悔过。
黄锦波
从洗碗工到第一位华裔市长
带着为数不多的生活费,黄锦波踏上了逐梦之旅。初到美国,他很快地开始了打工生活。凭借着不服输的韧劲,和不怕吃苦的精神,白天在餐厅洗碗,晚上也没有放松休息,而是继续努力学习。
终于经过两年的拼搏奋斗,黄锦波成功地考上了犹他州盐湖城的药剂学院,成为一名药剂师。
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有丰厚的薪水和令人尊重的社会地位。然而对于黄锦波来说,这远远不够,他选择了继续深造。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的努力和奋斗没有白费,在他30岁那年,成功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有了博士学位,黄锦波的事业可谓是如虎添翼,成为当地有名的医生。
黄锦波
“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是宽度和广度。”黄锦波的拼搏之路,并未止步于此。当时的美国,政界中几乎从未有华人的一席之地。
为了能够提高当地华人的社会地位,为了广大华人的声音能够被听到,黄锦波1978年参与了喜瑞都的市议员选举。众望所归,他战胜了其他的对手,成功当选,后来还创造了一个历史上的奇迹,成为美国第一位华裔市长。
这份责任和压力不仅没有压倒黄锦波,而是让他愈战愈勇,不断将压力转化成奋进的动力。
他在任市长期间,原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脱胎换骨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上世纪90年代喜瑞都市的居民人均收入排在美国同类城市中的第二位。虽然身在海外,但黄锦波一直心系祖国,也一直身体力行地表现在爱国的行动上。
黄锦波
留下遗书毅然归国
1988年时,我国遭遇特大洪灾,这一危机使千千万万的灾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远在美国的黄锦波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揪心。
他第一时间停下了手边的工作,几乎是瞬间,就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马上回国支援。
他临走时十分匆忙却又坚定,留下了一封遗书,对家人交代极具后,就带着大量的就在物资赶赴了中国抗洪一线。
到了灾区一线后,医生的身份,让他立刻加入了义诊的队伍中,对灾区救援出来的灾民们进行医学上的帮助和救治,最大程度地挽救了不计其数受灾群众的生命。在这里,他早已忘了美国市长的身份,而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
黄锦波
灾区情况异常复杂,有时运送救援物资都会受到道路状况的阻碍,很难进行下去。
救援的路被洪水淹没的,他就和其他救援人员一起,亲自驾驶橡皮艇展开搜救,为被困住的受灾同胞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宝贵的生活物资。
有一个村子60多户人都被困住,村民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开始生病,救援船一时开不过来,村民们的病又等不起,黄锦波就用一艘轮胎和铁锅临时制作的小船划过去,在洪水中为村民们治病。
洪水
危急关头,仍旧不畏艰难险阻,这些环境带来的困难丝毫没有阻挡他救援同胞的决心。
除了亲自参与灾区救援外,热爱唱歌的黄锦波还为参加抗洪抢险的一线军民们进行文艺表演,在精神上极大的鼓舞了救援军民战胜灾情、重建家园的强大信心。
回到美国之后,黄锦波依然在为灾区人民继续奔走,通过自己在灾区的亲身经历,在各种场合进行募捐。
黄锦波
不求名利,只求心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洪灾来临时,黄锦波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自己的安危与否,而是灾区同胞们是否能够得到帮助顺利脱困。
时至今日,他依然在为中美友好交流尽心尽力,发挥余热,做出巨大的贡献。他是当之无愧的华人骄傲。
辛苦奔波到底是为了什么?黄锦波在一次采访中袒露心声:“做好事,有好报!一个人的宽容,来自一颗善待他人的心。一个人的涵养,来自一颗尊重他人的心。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回望黄锦波的过往,可以看出爱国情怀一直深深根植于所有炎黄子孙的心中,几千年来从未间断过。即使远隔重洋,也不曾割舍过最深层的爱国情感和赤诚之心。
黄锦波
就像黄锦波在1985年春晚上唱的那样,“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无论身处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所有中国人的心连在一起,龙的传人的精神就会永远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