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宋词人考:方有开(6)
点绛唇·钓台
[宋]方有开
七里滩边,江光漠漠山如戟。渔舟一叶。径入寒烟碧。〇笑我尘劳,羞对双台石。身如织。年年行役。鱼鸟浑相识。
方有开,《宋史》无传。《全宋词》小传出自清·沈辰垣等《御选历代诗馀》,所纪既简,且有讹误,兹予补正。
有开号溪堂,非“堂溪”。徽州歙县人。移居严州淳安县。生于高宗建炎元年。约孝宗隆兴元年至乾道三年间,左迪功郎、建昌军南丰县尉。约乾道六年至九年间,建宁府政和县主簿。约孝宗淳熙五年至八年,监行在太平惠民北局。约淳熙八年至九年间,从政郎、国子监录。淳熙九年至十年,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阶官改宣教郎。淳熙十年八月前,已官司农寺丞。十一年九月,犹在此任。十一年十月至十二年,知和州,兼主管管内安抚司公事,兼措置营田屯田事。十二年,阶官转奉议郎。除提举淮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兼权淮南西路转运司判官、提点淮南西路刑狱公事、兼提领措置屯田。至十四年,犹在此任。
淳熙十五年(1188),阶官转承议郎。升淮南西路转运司判官,兼提点淮南西路刑狱公事、提举淮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兼权知庐州、淮南西路安抚使、措置屯田营田事。
周必大《文忠集》卷一五一《奉诏录》六录《屯田御笔》(淳熙十五年正月十一日)曰:屯田事宜,皆可依奏。所乞铁钱,舒、蕲州或有见在可兼会子,先次支降,续令措置自行鼓铸。合用军人,行下马军行司、建康都统司差拨;不可泛差充数,须令两司先具年甲,拟指挥来。屯田,宜令方有开专管。
按,“见在”,即现存。
“会子”,南宋时期发行的纸质货币。
“鼓铸”,谓鼓风扇火,冶炼金属,铸造钱币。
“年甲”,谓拟差拨军人的姓名、年龄清单。
“指挥”,此指中央朝廷的指令文书。
孙应时《方公行状》曰:磨勘转承议郎。初,和州有屯田五百顷,以兵千五百人耕之,栖栖山谷,气象弗振。然岁收固不薄,耕者随高下受谷于官,人自五十石以上,或一倍再倍之,举室丰厚,恨执耒之晚。而朝廷又以其馀充给散,省馈运,其效有不可掩。公既两以耕屯之策献上,适朝廷已检踏有元浦、湘城圩田未及兴筑,而土民或以城南青山圩来售,合之亦五百顷,皆承平沃壤,今为弃地,公因奏募饥民之愿耕者使筑之,可以两利。又谓:和州之屯,旧令通隶守臣及总领、都统四司,每议一事,文移往复,甲可乙否,迭相牵制,不便,请令专委一司主之;复增耕者五百人,合二千人,使尽地力;增置漕属一员,以任其事。有旨专以属公。公出入阡陌,劳来劝相,凡堤防倡导之宜,营伍安集之制,皆亲自区画,不敢乞其费于朝,惟撙节他用,且请附铸舒、蕲铁钱以供之。筑圩周五十里,水门八,为屋大小四千间,畜牛千三百头,耰锄、犁耙、水车、碌碡、刈刀、畚锸、锅釜之属二万馀事,种粮五千石,仓三百楹,舟大小二百有十,皆井井就条理。夙夜尽瘁,事体既一,人情附悦。每奏,上无不报可,且命别给缗钱七万五千助其役。公益感激知遇,思为远图,期以三岁圩田成功,则胸中规橅方将次第出之,适事出意外,其明年,江淮大涨,庐、楚沿边郡县城郭皆圮,于是圩田成而复坏。公上疏引咎,上知非公之过,方谂公以备卫安恤之事,诏赐将士缗钱万馀,以安公意。公复论淮西利害,谓:自古北兵犯南,如苻坚、金亮,皆由庐、寿坦途以入。今边陲必守之地,未尝预置一旅,万一敌骑轻行疾趋,不一二日便临江浒;而我之奏请得报,在旬日后,险阻隔绝,彼主我客,其危奈何!部内之田,旧籍百馀万顷,今民已耕之数仅三万顷,虚占久荒者乃九十馀万顷,是地利有三十倍之弃也。淮西有巢湖浸其腹,有六安诸山蔽其右,苟于山趾湖漘增兵三四万,市民田耕之,不过须田一二万顷,而可厚军实,张边声,是今日之要务也。著为《详议》二十二篇以献,乞从朝廷集议可否。书入,复升公转运判官,兼刑狱、茶盐,训辞丁宁,专任田事。公方训厉将士,增厚圩埂,为御水之具甚备,改岁欣欣将举趾矣。尝摄帅合肥,即命多植榆柳,以塞敌骑之冲;课人习射,有罪轻者,许以射中免。又欲因薛公士龙所建三十六圩,寓以府兵之法。其盛心远志,大抵若此。士夫有自北拔来者,叹曰:吾至南方,所见惟方公切切不忘中原耳。
按,“给散”,发放。此处特指发放给本地及附近驻军的给养。
“馈运”,谓军粮之运输。
“总领”,此指“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所”,为总管淮西、江东财赋及兵马钱粮的专门机构。
“都统司”,此指“某州(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司”,为直属中央朝廷而驻扎于地方之屯驻大军的指挥机构。
“漕属”,路转运使司所属官吏。
“规橅”,规划。
“庐楚”,庐州(今合肥市一带)、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一带)。
“金亮”,金主完颜亮。
“庐寿”,庐州、寿州(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一带)。
“摄帅合肥”,即权知庐州、兼淮南西路安抚使。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五《淮南西路·庐州·州沿革》曰:领县三,治合肥。
“薛公士龙”,南宋名臣薛季宣,字士龙。《宋史》卷四三四有传。传载季宣曾复筑合肥三十六圩,以备金兵南侵。
“士夫有自北拔来者”,谓从北方金占领区举家投奔南宋的士大夫。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