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晓莉以为自家3岁的儿子欢欢上了幼儿园后,就能一改喜欢自己发呆、看书的习惯。没想到,已经上幼儿园差不多1个月了,她每次询问老师时,得到的答案都是“欢欢更喜欢看小朋友们玩”、“他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看书”等。
“宝贝,你不喜欢和小朋友们玩吗”,她常常忧心地问儿子。但孩子每次都非常淡定回答:“我没有不喜欢啊,只是我更喜欢自己看书或者思考呀!”虽然儿子否定了她的担忧,不过她还是希望老师能多“逼一逼”孩子,强行让他跟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而老师听了她的想法,却连忙劝道:“欢欢妈,我们可别做那些强迫孩子的事情。而且他这样也没什么问题啊。”
“可是不强逼他,这不是让他不合群,变得孤僻了吗”,晓莉十分不解。而老师向她列举:“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像欢欢这种不乐意花费太多时间用来社交,更喜欢一个人看书、思考,你看他的画画、算数、认字等可是班里第一名!”
为了让晓莉更放心,老师还说起了欢欢在幼儿园的情况。其实他并非不和小朋友们交流,如他也会和几个小朋友聊天、按照老师的要求与小朋友们完成游戏等。而她听了老师的这些话,再回想自家儿子确实表现出思维敏捷、做事专注等,她才没有过于忧心,放弃强迫孩子的想法。
其实,很多优秀的人从小就表现出不合群。如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从小就不喜欢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而是一个人独自思考、阅读,使得他在未来枯燥的科学研究中,也能抵抗孤独与寂寞!
“不合群”的孩子都有三个优势
美国华盛顿大学儿童心理学家 Allen对多名3至6岁的孩子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工作,长达20年的调查后发现,一些大众眼中“不合群”的孩子往往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功,其中只有3%左右成为一事无成的人。继而提出了“不合群的孩子在未来也会取得成功”的结论。
优势一:善于自我思考
在纪录片《零零后》里,孩子一一不是非常爱说话,平日里更喜欢自己玩。而当幼儿园园长试图劝说她加入小伙伴们的游戏中时,她直接以“我一个人玩儿挺好”令园长、老师哑口无言。
毕竟,大家很难想到一个3、4岁的孩子能进行如此有深度的思考,仅对于玩耍一事,她就已经能通过自我思考,判断自己学习、思考的意义比较大,还是与其他小伙伴们一起无忧无虑玩耍才是自己想要的。
可见,看似独自待着,实则她一直在进行自我思考。
优势二:更有主见
“合群”的前提是行动、思想等能与大众一致,那么对于心智未成熟的孩子来说,很可能为了更好融入群体,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如果尺度把握不好,很可能变得随波逐流,陷入心理学里的“从众效应”,失去主见。
而对于“不合群”的孩子,他们不会为了迎合他人,而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保持自己的想法与态度,成为有主见、有个性的人。在未来进入社会后,也会成为敢于创新,甚至能推动社会进步的优秀人才。
优势三:专注力更强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认为:“喜欢独处的孩子比热爱交际的孩子的成绩更好,因为他们的专注力有差距。”
而不少研究也表明,喜欢独处的孩子拥有更独特的思维方式,洞察力也特别敏捷。因为这些孩子做事时十分专注,不易受外界的干扰,将时间、精力都花费在研究、学习自己喜爱的事情上。
比如,喜欢独处的孩子不仅上课能认真听课,下课也能安静、专注的学习,不会被其他同学的吵闹所影响。
如何让孩子“不合群”的优势在生活、学习中大放光彩?
首先,引导孩子找到适合的沟通方式。
扎克伯格虽然是知名社交软件Facebook的创始人,但他本人却属于比较内向的人,非常不善于接受采访、全公司开会等事情。但他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与公司高层商定事情,展现出不同的领导才能。
所以,对于内向、不喜欢在集体中表现自己的孩子,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找到适合的沟通方式,让他能找到发挥自己的能力与优势的途径,也能正常进行人际交往。
其次,协助孩子制定计划与目标。
既然“不合群”的孩子有主见、专注力强,那么家长可以协助孩子一起制定计划与目标。因为他们一旦有了计划与目标,不受电视、手机等外界干扰,踏实、认真完成。
如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达到某一个学习目标或是掌握某一项技能,但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喜好,尊重他的想法。毕竟,对于有主见的他们来说,只有自己喜爱、愿意的事情才有坚持的动力与积极性。
最后,找到孩子的兴趣点,让兴趣成为特长。
知名心理学与教育学专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其撰写的《心灵的框架:多元智能理论》里提到,内向或不强迫自己融入大众的人拥有更强的逻辑、内省机能,他们能将自己的兴趣提升至优势的地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特长。
所以,家长要用心观察自家喜欢独处的孩子有哪些兴趣爱好,引导他更认真、用心钻研,达到精通的地步。如孩子喜欢独自画画,可以为他挑选喜爱、合适的绘画教学,最终发展为一项特长。
《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作者马蒂奥尔森•兰妮认为:“不愿意附和大众,性格看起来内向的孩子不仅不算性格缺陷,还拥有强大的力量与潜能。”也就是说,只要家长能用心、科学培养,孩子定能成长为优秀的人。
枕边育儿寄语:
马蒂奥尔森•兰妮在其撰写的《内向者优势》一书里提到:“内向、不合群的人拥有独特优势与力量的同时,也离不开正确的教导。”所以,家长既不能强逼不喜欢热情交际的孩子强行融入小团体,尊重他的个性与想法,也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让他拥有的优势最大化,成为更优秀的人!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