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个天文学家叫李淳风,有一次,他在校对新岁历书时,发现朔日将出现日蚀,这是不吉祥的预兆。唐太宗听说这个消息很不高兴,说:“日蚀如不出现,那时看你如何处置自己?”
李淳风说:“如果没有日蚀,我甘愿受死。”到了朔日,也就是初一那天,皇帝便来到庭院等候看结果,并对李淳风说:“我暂且放你回家一趟,好与老婆孩子告别。”李淳风说:“现在还不到时候。”说着便在墙上写了一条标记:等到日光照到这里时,日蚀就会出现。
日蚀果然出现了,跟李淳风说的时间丝毫不差。李淳风不仅对天文颇有研究,他还是个大名鼎鼎的数学家。
唐代国子监算学馆以算取士。656年,李淳风等奉敕为《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缀术》、《张丘建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这10部算经作注,作为算学馆教材。这就是著名的《算经十书》,该书是我国古代数学奠基时期的总结。
唐代中期之后,生产关系和社会各方面逐渐产生新的实质性变革。至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后,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另一个新的阶段,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科学技术得到更大发展。
宋秘书省于1084年首次刊刻了《九章算术》等10部算经,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印刷本数学著作。后来南宋数学家鲍澣之翻刻了这些刻本,有《九章算术》半部、《周髀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丘建算经》5种及《数术记遗》等孤本流传至今。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