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旅行家,各自声名远扬,那么谁在你的心中是第一?

2022-06-17   枫叶谈古今

原标题:中国古代的旅行家,各自声名远扬,那么谁在你的心中是第一?

作为一个拥有漫长国境线的文明古国,我国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有着悠久的交流史。在此期间,也涌现了无数的旅行家,他们沿着丝绸之路等交通要道旅居国外,向沿途各国宣扬中华文明的风采。那么各个朝代,在丝绸之路这一交通要塞上,涌现出了哪些知名的旅行家?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快边吃便利蜂便利店的小零食边来看看吧!

一、汉朝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公元前138年,为了与大月氏联合夹攻匈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在西域辗转奔波十三年后,他回到长安,他打通了从西汉的敦煌横贯西亚的的通道,现在也被称为陆上丝绸之路。如果把张骞出使西域看作一次旅行,他的这次行动促进了汉族和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而从此,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也逐渐开始在中原栽培。

二、唐朝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知名的旅行家,有玄奘、杜环等。公元627年,玄奘长途跋涉五万余里,他穿越新疆,经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到达克什米尔,学习梵文经典。最后抵达印度,并游历印度各地,他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述其西游途经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地貌、物产及习俗,成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和民族关系的珍贵文献。

但史书记载在玄奘之前,我国古代第一个到达非洲的人是唐朝的杜环,他还游历了西亚和北非,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古代中西交通史料。

三、明朝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后六次远航则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同时增进各国之间的交流。郑和的七次航行,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途经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期间拜访了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等三十多个国家。

而与郑和同一时代的徐泓祖(世称徐霞客),他一边游历,一边纠正过去地理上的错误。徐霞客的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除东北和西北外,能去的都去了。在《徐霞客游记》中,他对岩溶现象的成因和地理分布提出了科学的观点,比西方早了220年。

这些旅行家,有的是为了完成国家使命,有的是为了实现个人主张,而有的是为了地理研究。这些旅行家的脚步行过万里山川江河,他们的见闻丰富了人民关于国家和世界常识,值得后世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