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物是我国历史的见证,文物具有可分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区域,生产出来的文物都具有不一样的特点,可能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黄金,陶器、玉器,才是文物,其实书画就是我国重要的文物之一,在清朝的时候,绘画就崭露头角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是处于封建社会,清朝的绘画也都是各领风骚,多元化个性化的风格,因此清朝当时收藏了不少充满特色的画。
随着朝代的更替,有些宝贵的字画都被收藏一起来了,也有很多文物也不经意间的流失了,就连国宝级文物《平复帖》也不见踪影,《平复帖》它不是清朝的产物,是晋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创作的草隶书法作品,这幅画一共有9行和84个字体,这个幅画是陆机送给他的一个体弱多病的朋友的画,后来因为画中恐难平复这四个字家喻户晓。
究其《平复帖》丢失的根本原因,还得从1936年说起,当时四川发生大饥荒,穷困潦倒。全国各地都在不断的举行救济赈灾的活动,然而在湖北举行的救济赈灾活动非常的特殊,它不是和粮食又关,是和书画有关,称之为“赈灾书画展”。很多字画收藏家听到消息都纷纷快马加鞭参加这次画展,张伯驹就是收藏家的其中的一个,当然也是民国时期大土豪,也正因为家底丰厚,让他的爱好收藏了字画,从来就没有金钱上的阻碍,平时只要碰到喜欢的字画都可以毫不犹豫的面下来。
在湖北的“赈灾书画展”上,张伯驹得到消息溥儒为筹集亲丧费用要将《平复帖》卖出去,张伯驹欣喜若狂,通过各种渠寻找联系上了溥儒,两人见面后协商,溥儒要20万才肯售卖出去,对于现在来说,这20万买下它是非常便宜了,可以说得上是“文物低价捡漏”了。不过这20万块大洋对于当时来说,那可是天价,那个年代没有几乎人家能承担得起这样的费用,就连张伯驹打土豪都遇这20万难到了。本以为张伯驹会放弃购买,没想到他不够钱也把自己家的四合院卖了换钱去购买《平复帖》。可见他对字画爱的程度有多深沉。
张伯驹他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很多文物都是自掏腰包买下来的,但是他毅然不辞回报把自己收藏的文物都捐赠给故宫,在1956年的时候,张伯驹和妻子商议后把最心爱的《平复帖》也捐赠给了故宫。2012年,国家选举“九大镇国之宝”,将《平复帖》选为古书法的镇国之宝。
因为是国宝级的文物,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后来湖北卫视《大揭秘》节目中公开,这幅《平复帖》价值8.8亿,听都真是让人震撼,没想到到仅仅84个字就能值那么多的钱,这可是传说中的一字千金啊。价钱确实很高,但故宫收藏东西都是以保护文物和文化传承为目的,而不是谋取金钱利益为目的的,所以只会把它好好的珍藏着,绝对不会拿出去拍卖的,如今国家顶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