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瓷器中,有一类瓷器被称为洋彩瓷器。洋彩瓷器、粉彩与珐琅彩瓷器十分相近,有人因此认为其实这三者就是同一种瓷器,真的是这样吗?本文将为你一一解析。
清乾隆 画珐琅钵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洋彩开光镂空“四时富贵”图象耳转心瓶
首先我们来了解珐琅彩瓷器。珐琅彩工艺源自于西方的铜胎画珐琅工艺,而珐琅彩瓷器则是清朝宫廷中的一种御用瓷器,在康熙年间开始烧制。它是用珐琅颜料在烧过的瓷胎上描绘图案,再入窑烧制的釉上彩绘瓷品种。这种瓷器因为颜色稳定,色彩鲜艳而受到清朝皇帝的喜爱,并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十分兴盛。
清康熙 画珐琅盖碗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胭脂紫轧道珐琅彩直颈瓶 故宫博物院藏
那洋彩瓷器又是什么呢?洋彩瓷器是中国人模仿西方画珐琅的产物。
在民间,当时的景德镇制民间瓷作坊为了满足西方订单的需求,利用自身的釉上彩绘基础来模仿西洋风格,并最终制作出了与珐琅颇为相近的“洋彩”。除了民间的瓷器作坊之外,清朝的官窑为迎合皇帝的喜好,也在模仿西洋的画珐琅技术。
清嘉庆 松石绿地洋彩描金番莲花福寿纹螭耳瓶
清乾隆 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
洋彩瓷器的具体烧制方法如下:
1.匠人们先选用与珐琅彩颜色相近的五彩彩料;
2.用五彩彩料在瓷坯上作画,作画风格模仿画珐琅的西洋画;
3.将画好的瓷坯用珐琅彩瓷器的方式,入窑进行烧制。
用这种方法烧制出的洋彩瓷器,虽然没有经过西方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但也通过模仿西方画珐琅的彩料、绘制和烧制成技术,达到了模仿西方画珐琅效果的效果。
清乾隆 黄地洋彩轧道锦地折枝洋花玉壶春瓶
清乾隆 洋彩八吉祥莱菔瓶
最后我们再说粉彩瓷器。中国人在于西方的贸易中,逐渐将画珐琅技术充分吸收,并将这种技术应用到本国绘画题材和装饰风格中,生产出来的瓷器就是粉彩瓷器。
粉彩瓷器和五彩瓷器虽然都使用了釉上彩,但五彩瓷器是以彩绘线条为骨架,再一一填充色彩,因此造型更为挺拔,色彩也更为鲜艳,粉彩瓷器则是将绘画中的渲染技法用在了瓷器的绘制上,画出的效果也更接近于工笔画,因此也被称为“软彩”。
清代 黄地粉彩梅鹤图盘 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蓝釉粉彩佛手瓜纹赏瓶 武汉博物馆藏
综合来看,珐琅彩瓷器、洋彩和粉彩其实都是中国瓷器与西方画珐琅工艺相结合的产物。如果说珐琅彩瓷器是完全照搬画珐琅工艺,洋彩瓷器是画珐琅的模仿品,那粉彩瓷器就是中国人完全吸收画珐琅工艺后,并与自己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