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的发展在最近20年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还只能依靠数量庞大的歼-7和少量的歼-8战斗机作为主力。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类似没有超视距打击能力的战斗机已经无法再满足战备需求了。
早期进口的苏-27UBK战机
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寻求向俄罗斯进口苏-27战斗机,同时,中国也在谋求生产属于自己的第三代战斗机,而最后的研发成果就是现在著名的歼-10战斗机。这两款战斗机在十几年的时间内撑起了中国空军的脊梁,维护了中国整体的空中国防安全。但是毕竟已经二十多年时间过去了,这些曾经的空中猛禽也面临退役。特别是首批进口的苏-27战机,整体服役时间已经接近30年,到了使用的期限。而早期进口的苏-27战机以及在国内组装的歼-11战机,其中前三批进口的苏-27SK和苏-27UBK就有76架,加上早期的歼-10战机,这些接近服役寿命期限飞机的数量能有上百架。当然一下子退役100多架三代机的话,是否会严重削弱战斗力?如果对这些战机进行升级,可以增加服役时间。
早期进口的苏-27战机
有很多军迷朋友们想知道,中国第一批苏-27战斗机和歼-10战斗机是否还存在着改进和延寿的能力,如果进行简单的升级和延寿之后,还可以服役很长时间,但是这样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中国的苏-27战斗机本身是从俄罗斯原装进口的,而限制于前苏联时期对于飞机的整体制造需求,苏-27战斗机在设计之初的整体装备寿命大概也就在3000个小时左右。虽说来到中国以后,经过了中航工业的改进和升级,第一批苏-27战斗机的装备寿命提升到了5000个小时左右,所以苏-27战斗机的整体服役时间大概就是15到25年左右,是不会超过这个数字的。
中国的第一批苏-27战斗机是在1992年6月27日从俄罗斯后贝加尔军区起飞来到了中国的安徽芜湖,正式装备了中国空军。这一批飞机其实已经退役了,在2009年的时候,第一批来自于俄罗斯的原装型号的苏-27战斗机就已经被报废拆解,而在后来中国又陆陆续续接受了第二批和第三批来自俄罗斯的苏-27战斗机。
早期的歼-10战机
其最晚的一批是2002年9月的,第三批来自于俄罗斯的苏-27战斗机。这款型号的战斗机起最晚的一批在中国空军内服役的时间也已经接近20年了。同理,中国自己制造的歼-10战斗机在本世纪初试飞成功,并且快速服役以来,第一批战斗机的服役年限也已经基本上接近上线。而中国的歼-10战斗机本身的设计使用寿命大概也就是5000个小时左右,所以对于第一批苏-27战斗机和歼-10战斗机的整体寿命延长和技术升级是得不偿失的。
歼-11B战机
海航的歼-11BSH战机
同时,苏-27战斗机和歼-10战斗机都有着同款升级。中国在苏-27战斗机的基础上逆向工程之后制造出了歼-11A战斗机。中航工业在歼-11A战斗机上更新了原先的电子战设备,同时在整体的布局和武器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歼-11A战斗机是完成了国产化的中国侧卫,随后发展了歼-11B型号,而歼-11B目前已经装备了海军和空军,一共衍生歼-11B、歼-11BS、歼-11BH、歼-11BSH和歼-11BG。而中国自己生产的歼-10战斗机本身也出现了多个改型。
歼-10A和歼-10S战机
歼-10战斗机在中国空军内部已经服役了超过500架,同时数量还在不断地上升,已经成为了中国空军第三代战斗机的中流砥柱之一。而作为歼-10战斗机原版上不断改进出来的歼-10A和双座版本的歼-10S,后来大幅度改进的歼-10B 和歼-10C,已经拥有了三代半战斗机的作战能力,比原版的战斗机在整体作战能力和信息化作战能力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现在的歼-10C战斗机已经足以和美国同款的F-16和俄罗斯的同等地位战斗机拥有着同样强大的作战能力了。
性能先进的歼-10C战机
现在的歼-10C战斗机已经装备了最为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同时也可以列装PL15中距空对空导弹,其拥有着较为强大的超视距作战打击能力。同时,歼-10C战斗机基本上在整体气动布局上比最原始的战斗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优化升级,而整体的制造材料得益于中国技术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歼-10C战机
歼-10C战斗机在整体的作战体系方面已经处于世界最领先水平了,歼-10C战斗机所装备的相控阵雷达的整体探测范围,高达240千米,是当前国际社会上中轻型战斗机的顶尖水平,已经足以满足应对其他空军强国在同等位阶战斗机上所带来的战略威慑能力了。有了这款先进的三代半战机,可以让空军战力有很大的提升。
军博展出的歼-10战机
在中国空军实力日新月异的现在,第一批苏-27和歼-10战斗机的整体寿命延长和战术升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中国的空军装备生产能力也位居世界前列,这些首批的苏-27和歼-10战斗机,不管是从经济还是从军事装备和战略角度来看,进行升级和延长寿命都没有必要的。
对于这一批即将退役的战斗机来说,想要进行大规模的出口其实已经完全不现实了。因为这些战斗机的整体使用寿命已经达到了极限,想要进行出口的话,就必须对这些战斗机进行全面的改造和升级,他们已经处于报废状态了,在国际社会上也不会有国家去进口这些已经濒临报废的战斗机。同时,有人说要把这些退役战机改成无人机,把这些战斗机改造成无人作战飞机,增加作战力量。不过,这些战机即使改装成无人机,作战效率也很低,它们的体量和基础就决定了,它们没有改造成无人机的潜力。
苏-27改成无人机,目标也太大了
无人机最主要的就是体量小,并且有着较高的空中突破能力和飞行速度。中国已经拥有了数量庞大并且体系完善的无人机打击体系,将这两款已经濒临报废的战斗机改造成无人机不符合当前中国空军的未来发展目标。并且我国空军已经开始换装歼-20和歼-16战机,都在不断扩大装备的规模。所以说,有新的战机加入,也不必担心影响整体战斗力的问题了。
对于这些第一批的苏-27和歼-10战斗机最好的归宿就是进入到博物馆中。同时,这些第一批次的战斗机已经不符合当时的整体战略所需了,所以在未来被拆解重炼然后投入到中国的未来发展计划中是最好的选择。